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5-12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如果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遗弃罪中,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来逃避或将自己应承担的扶养义务转嫁给他人。
2、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被扶养人或被救助人死亡的后果,却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因此,如果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来逃避或将自己应承担的扶养义务转嫁给他人,则构成遗弃罪;如果行为人遗弃的目的是为了使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处于他人无法救助的境地而导致其死亡,那么就应该构成故意杀人罪。举例来说,行为人通过不履行扶养义务的方式来杀害婴儿、神志不清、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病人,则构成故意杀人罪。
1、遗弃罪在客观方面一般是将被害人遗弃于能够获得救助的场所,例如车站、码头或他人家门口等。遗弃者并不希望被遗弃者死去,而是为了逃避自己应当承担的扶养义务或将自己应承担的扶养义务转嫁给他人。
2、故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则是将被害人放置于不能或不易获得救助的地方,并且明知或应知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人死亡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举例来说,将婴儿遗弃在深山沟内;将神志不清、行动困难的老人遗弃在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荒野;将无独立生活能力的病人遗弃在不易被人发现且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