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法律知识

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5-17

 
114251

众筹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债权众筹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三条红线”

目前,债权众筹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间存在着一些关系和区别。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债权众筹的模式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关系。

一种普遍的债权众筹模式是理财-资金池模式。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放贷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放贷人的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形成资金池。然而,这种模式下的平台很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另一种非法集资风险是由不合格借款人导致的。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未尽到借款人身份真实性核查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借款人的名义发布大量虚假借款信息,向不特定多数人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等市场。这些借款人的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还有一种典型的庞氏骗局模式,即个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募集资金,并采用在前期借新贷还旧贷的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后用于自己生产经营,有的经营者甚至卷款潜逃。这种模式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

对于债权众筹,银监会已经明确规定了相关监管要求。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不能实施集资诈骗。此外,平台应建立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不直接经手归集客户资金,也无权擅自动用在第三方托管的资金,让债权众筹回归撮合的中介本质。

这意味着债权众筹平台应当履行一定程度的审核义务,并向借贷双方当事人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出借人应当综合考虑利息收入和资金风险,作出理性的投资选择。实践中,许多借款人利用高息诱饵吸收大量资金后,明知利率太高难以偿还,直接卷款潜逃。还有一些借款人募集资金的初衷是为了经营业务,并寄希望于业务盈利后归还借款,但是畸高的利息成本迫使他们投资高风险、高回报行业,一旦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就会导致出借人血本无归。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

股权类众筹是目前存在最大法律风险的众筹模式,最可能涉及的犯罪是非法集资犯罪中的擅自发行股份犯罪。该罪有两条红线,一是公开(不限制人数,因为涉及不特定人),二是超过200人(虽然有些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东超过200人,但原则上不允许突破)。

部分股权众筹采取了创新和保守的方式,采用实名认证的投资人,限于特定的投资人中间并不对外,然后采用线下一对一方式单独谈判,再以合伙基金方式投入股权。然而,这种方式基于如何理解“公开”与“不特定”,作为众筹监管机关的证监会目前还在调研中,如果套用2014年3月31日的规定,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奖励众筹的合法性

如果规范运作,严格审核项目发起人资质,对募集资金进行严格监管,奖励众筹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众筹模式,不会触犯非法集资的红线。然而,一些利用该模式实施虚假回报的众筹可能涉嫌集资诈骗犯罪。

慈善众筹的合法性

如果规范运作,从事公益慈善或梦想帮助,则不存在法律障碍。然而,如果以此实施诈骗,则可能涉嫌集资诈骗犯罪。

延伸阅读
  1. 非法集资的担保人是否承担责任
  2. 参与过非法集资影响征信报告吗
  3. 收取众人200元这算非法集资吗
  4. 陷入非法集资怎么办
  5.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单位与个人区别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玩忽职守和徇私舞弊的区别
  2. 侵占未注册的合伙财产如何定罪
  3. 女网友主动提出“裸聊”,遭勒索怎么办
  4. 打架中先动手与还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5. 镇长滥用职权怎么举报
  6. 公务员受贿养老保险全部没有吗
  7. 拔罐20天死亡是医疗纠纷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