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2-30
追诉时效的中断,也被称为追诉时效的更新,是指在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导致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无效。当法律规定的事由终止时,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根据刑法第89条第2款的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后罪成立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如果在追诉期限内再次犯罪,前一罪行的追诉时效将会中断,而追诉时效将从后一罪行成立之日重新开始计算。
举例来说,假设行为人在1980年1月1日犯了一般情节的抢劫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然而,在1988年1月1日,行为人又犯了一般情节的强奸罪。这时,抢劫罪的追诉时效就会中断,之前的追诉期限将从1988年1月1日重新开始计算,需要经过15年才能不再追诉。因此,在这个案例中,实际上需要等待23年才能不再追诉抢劫罪。
对于追诉时效的中断,可以从追诉时效的根据中寻找立法理由。如果行为人在犯罪之后又重新犯罪,说明其并没有悔改。此外,当后一罪行的法定最高刑轻于前一罪行时,在前一罪行的追诉期限从后一罪行成立之日开始计算时,如果后一罪行的追诉期限届满,而前一罪行的追诉期限未满,则只能追究前一罪行的刑事责任。
例如,行为人于1990年12月1日犯了一般情节的抢劫罪,追诉期限为15年。然后,他于1997年12月1日又犯了故意伤害罪(轻伤),其追诉期限为5年。在这种情况下,抢劫罪的追诉期限将从1997年12月1日重新计算。到了2002年12月2日,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期限已经超过,但抢劫罪的追诉期限尚未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追究抢劫罪的刑事责任,不能再追究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当追诉时效的中断与延长同时适用时,应当依据追诉时效延长的规定进行处理。举例来说,假设行为人在1998年1月1日犯了抢劫罪,并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逃避侦查,在2000年1月1日又犯了故意伤害罪。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适用追诉时效中断的规定,而应当适用追诉时效延长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