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1-29
假释是一种刑罚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的刑期后,如果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确实的悔改态度,不再对社会构成危害,就可以被附条件地提前释放。
1.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
2.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3. 犯罪分子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确实的悔改态度;
4. 犯罪分子不能再对社会构成犯罪的危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特殊情况,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以下情况下,不得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进行假释。
在决定对犯罪分子进行假释时,应当充分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