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3-06
减刑、假释程序作为与罪犯人身自由限制密切相关的刑事程序,在程序工具主义的影响下,存在着忽视人权保障、不公开化、形式化、书面化、专断化、非效率化等非理性化的问题。为了改革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正当程序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制定规范化的减刑、假释程序的法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强化法院的调查手段,确立保障人权的职权主义调查模式。由于减刑、假释程序缺乏激烈对抗的两造格局,调查手段有限,很难进行实质性对抗。因此,我们建议在庭审前,法院可以在监狱或罪犯刑罚的其他执行场所进行调查,获取罪犯的实际情况。对于对减刑、假释有异议的人,法官应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在公开审理中公开,同时异议者也可以作为证人出庭。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职权模式必须建立在保障罪犯人权和诉讼参与人权利的基础上,由公正程序规则保障的现代型审理模式。在法治发达国家,学者普遍认为,无论是当事人主义还是职权主义,它们都体现了人权保障的精神。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重构减刑、假释程序的参与者,让那些可能受到程序结果不利影响的人即罪犯和被害人都充分、有效地参与到程序过程中来,使其受到人道和尊严的对待。
首先,我们要让罪犯成为程序的参与者。现代刑罚认为,刑罚要改造的是罪犯的错误犯罪行为,而不是罪犯本身。因此,随着罪犯改造程度的进展,他们应享有与之相适应的减刑、假释权利。一些国家已经将假释由原来的恩典性质演变成为受刑人的权利。罪犯参与减刑、假释程序有利于发现事实、罪犯的改造,并实现程序公正。罪犯参与程序应享有知悉权、要求公开审判权、申请回避权、参与法庭调查权、最后陈述权、获取法律帮助权等权利。对于经济困难的罪犯,国家应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使其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并赋予罪犯对减刑、假释裁定的上诉权。
其次,我们需要让被害人成为程序的参与者。被害人在减刑、假释程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权益应得到保护。被害人应有权参与听证会,并提供意见和建议。在加拿大,犯人可以选择助理人员代表自己参加听证会,并向国家假释委员会的申诉部门提出上诉。
通过重构减刑、假释程序的参与者,我们可以实现程序的公正和人道对待,保障罪犯和被害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