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减刑中的宽严相济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减刑法律知识

如何做到减刑中的宽严相济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2-20

 
112584
减刑是指对犯罪分子减少刑事处罚期限的一种制度,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减刑需要在适用对象、适用条件等方面符合规定才能申请减刑,并且要在减刑幅度内实施,那么如何做到减刑中的宽严相济?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如何实现刑罚减轻的宽严相济

一、对严重影响的犯罪从严处理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严重犯罪,黑恶势力犯罪、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制售伪劣食品药品所涉及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以及在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灾后重建、企业改制、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还有发生在经济社会建设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严重商业贿赂犯罪等,应依法从严惩处。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犯罪中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涉案范围广、影响面大的,或者案发后隐瞒犯罪事实、毁灭证据、订立攻守同盟、负案潜逃等拒不认罪悔罪的,应坚决依法从严惩处。

对于被告人犯罪所得数额不大,但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也应依法从严惩处。

二、特殊人群从宽对待

对于亲属以不同形式送被告人归案或协助司法机关抓获被告人而认定为自首的,原则上都应当依法从宽处罚;有的虽然不能认定为自首,但考虑到被告人亲属支持司法机关工作,促使被告人到案、认罪、悔罪,在决定对被告人具体处罚时,也应当予以充分考虑。

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或者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实施的较轻犯罪,或者被告人具有犯罪预备、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情节,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对于老年人犯罪,要充分考虑其犯罪的动机、目的、情节、后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并结合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从宽处罚。

减刑应注意的问题

在严格犯罪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认定标准与减轻处罚的幅度方面,应严格控制依法减轻处罚后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缓刑的范围,切实规范职务犯罪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具体执行减刑工作时,应严格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 对于未成年犯减刑,应相对放宽,以照顾其年龄特点。
  2. 对于老年人和有残疾(不含自伤自残)的犯罪分子,应重点考虑其确有悔改表现,可以适度放宽处理。
  3.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累犯,应从严掌握减刑幅度。
  4. 对于假释犯,不应减刑,考验期也不能缩短。

减刑是在原判刑罚的基础上,根据犯罪分子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适当减轻刑罚。然而,无论是刑种的减轻还是刑期的减轻,都必须适度,不能违背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

延伸阅读
  1. 监狱减刑假释名单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2. 职务犯罪判刑后如何减刑
  3. 职务犯罪上交赃款罚金后怎么量刑
  4. 职务犯罪五年减刑规定有哪些
  5. 职务犯罪不允许减刑吗?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私刻公章罪追诉期是多久时间
  2. 8年刑期怎么减刑
  3. 骗取国家补贴会被判刑吗
  4. 父亲坐过牢影响子女入党吗
  5. 强拆房屋怎么量刑
  6. 父亲判过缓刑能当兵吗
  7. 缓刑是否存在次数限制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