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集体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土地承包方式法律知识

签订集体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1-30

 
11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合同是指发包人(村委会)与承包人(农户)之间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特征

合同主体

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主体是法定的。发包方可以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范围相一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或者村民小组。承包方是该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合同内容受法律约束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内容受到法律规定的约束。有些内容不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例如承包期限,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为30年;又如对于承包地的收回等,法律都有明确规定。这些内容都不允许由当事人自由约定。

土地承包合同的双务性质

土地承包合同是双务合同,发包方应当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有权对承包方进行监督。承包方对其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转的权利,应当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等。

合同形式

土地承包合同属于要式合同,双方当事人签名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定程序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9条规定,订立承包合同的法定程序如下:

1.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这是进行土地承包的第一步,通过民主选举承包工作小组,体现了广大村民的意志,可以保证承包过程的公平合理性。另一方面,涉及土地的大量和承包方案的拟订,都需要由工作小组来负责完成。

2.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承包方案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并照顾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需要强调的是,承包工作小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承包方案。在拟订承包方案时,不得剥夺或非法限制承包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歧视妇女,不得违反土地管理法有关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定。

3.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依法召集村民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这一程序体现了村民自治的精神。根据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对承包方案,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4.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直接关系到承包方案的内容能否落实到实处。承包方案经村民会议同意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公开实施承包方案,将承包方案中的内容落实。

5.签订承包合同

签订承包合同是土地承包的最后阶段。

承包合同应包括以下条款:

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延伸阅读
  1. 土地承包法修改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2. 土地承包的经营权证的办法机构是哪一个
  3.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有些什么
  4. 农村机动地最长承包期限是多久
  5. 农村土地转包纠纷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及相关的法律适用

土地承包热门知识

  1. 企业承包合同范本
  2. 《婚姻法》第39条第2款规定对离婚时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割的保护
  3. 土地承包方式的分类
  4. 甲方(发包人):
  5. 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6. 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的含义是什么
  7. 各种土地使用年限规定是怎样的
土地承包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