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7-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的条件如下: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根据犯罪情况,宣告缓刑的同时可以限制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或场所以及接触特定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然需要执行。
爆炸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爆炸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爆炸行为可以通过积极的作为方式,如直接点燃引发爆炸,或者通过不作为的方式,即行为人有能力阻止爆炸发生但选择不履行阻止义务而导致爆炸发生。
爆炸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标准是行为人实施的爆炸行为,无论是否造成实际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爆炸行为,即构成爆炸罪。
爆炸罪的行为对象是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物。即使爆炸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是针对特定的人或物,但如果发生在人群密集或财物集中的公共场所,都会客观上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因此,这种行为也可以被认定为爆炸罪,因为行为人在这种场合使用爆炸手段杀人或破坏物品时,对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预见的。
爆炸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人犯爆炸罪也应负刑事责任。
爆炸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