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09-25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为了使犯罪分子得到从轻处理,犯罪分子的亲友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规范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立功认定的条件。
《意见》指出,据以立功的他人罪行材料应当明确指明具体犯罪事实;据以立功的线索或者协助行为必须对于侦破案件或者抓捕犯罪嫌疑人具有实际作用。
此外,《意见》还对立功的认定程序、据以立功的材料的来源要求、重大立功中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理解以及立功情节的运用原则等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意见》规定,"查证属实"是认定立功的一个法定要求。为了确保立功认定的严肃性,审查是否构成立功不仅要审查办案机关的说明材料,还要审查有关事实和证据以及与案件定性处罚相关的法律文书。
根据《意见》,以下情形不应认定为立功表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以下行为应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
对于重大立功中"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判断依据,《意见》明确指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是指根据犯罪行为的事实、情节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已经判决的案件以实际判处的刑罚为准。但是,根据犯罪行为的事实、情节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因被判刑人有法定情节经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后判处有期徒刑的,应当认定为重大立功。
《意见》还明确指出,以下情形不应认定为重大立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