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为立功表现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立功法律知识

违法行为立功表现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6-10

 
111562

违法行为立功表现

立功表现的定义和法律依据

立功表现是我国刑事法律术语,指犯罪分子确有悔改之意而受到政府奖励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63条和第71条规定,立功表现是犯罪分子自首后得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一个法定条件,同时也是服刑罪犯获得减刑的法定条件之一。根据《监狱、劳改队管教工作细则》第133条规定,立功表现也是劳改机关对罪犯予以行政性奖励的依据之一。

立功表现的具体要求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和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及有关法律规定,确有立功表现是指服刑罪犯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揭发、检举监内外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动,并经查证属实;

(2) 制止他人犯逃跑、行凶、破坏等犯罪活动;

(3) 在生产、科研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技术革新;

(4)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

(5) 在抢险救灾中有突出表现;

(6) 具备其他有利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突出事迹。

减刑和立功表现的关系

具备以上条件之一的服刑罪犯,可以得到减刑。此外,被评为省级劳改积极分子的罪犯也可视为具备立功表现。减刑是根据立功表现的程度和情节来确定的,表现越突出,减刑的幅度越大。通过以上规定和实践,立功表现在我国刑事法律中具有明确的定义和法律依据。对于服刑罪犯来说,积极展现立功表现不仅有助于减轻或免除处罚,还能为个人的改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因此,对于刑事犯罪分子来说,了解立功表现的要求和相关规定,积极参与改造和奖励机制,将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延伸阅读
  1. 医生商业贿赂怎么量刑
  2. 失职渎职罪怎么判
  3. 无期徒刑犯的减刑条件与限度
  4. 刑罚减轻的条件和方式
  5. 贪污受贿罪的减刑条件和限度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
  2. 刑事诉讼哪些情形不起诉
  3. 盗窃罪自首以后多久会被判刑
  4. 打架后多长时间报警有效期
  5. 累犯能免于刑事处罚吗
  6. 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期规定
  7. 短信威胁要杀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