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指宣告刑吗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26
累犯制度的适用标准:宣告刑是否必要
一、符合累犯制度的立法精神
根据累犯制度的立法精神,对于再次犯罪的累犯,应当依法宣告刑罚。这样的做法既符合累犯制度的设定初衷,也符合刑法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累犯制度的设定旨在严厉惩罚那些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一定时间内再次实施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相比初犯,累犯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更大,其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严重。然而,对于犯罪人的社会危害性的评判不能仅仅以其犯罪行为本身为依据,而应该综合考虑各种量刑情节。在本案中,犯罪人自首并立功,积极退赃,表明其社会危害性并未达到累犯制度所要求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程度。此外,刑法中规定的每一罪刑单位的法定刑均包括有期徒刑,如果将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行理解为对其犯罪行为应当判处的法定刑,则会扩大累犯适用的范围,这显然不符合我国设立累犯制度的立法精神。
二、符合刑法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
1997年修订的《刑法》明确废止了类推原则,并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依法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刑法》第65条规定了“一般累犯”的情形,即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五年内再次犯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然而,《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后罪是法定刑为徒刑以上,还是根据综合各种量刑情节确定可能判处的宣告刑为有期徒刑以上适用累犯。在这里,我们要强调“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无论本案审判人员如何理解“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由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我们不应该将累犯适用于本案被告人刘某。
(原文共263字,新文章共29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