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1
在本案合议庭达成合议之前,无法准确判断量刑,只能给出大致的原则。根据法律规定,累犯应当受到严厉的惩罚。非法拘禁罪的法定量刑原则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如果具有殴打、侮辱情节,则会从重处罚。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合议庭会根据庭审过程中确定的犯罪情节、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是否积极赔偿受害人并取得谅解、是否投案自首等因素,做出罪与罚相适应的判决。
根据我国刑法第238条的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如果具有殴打、侮辱情节,则会从重处罚。如果致人重伤,将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如果致人死亡,将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如果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或死亡,则将依照刑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如果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或拘禁他人,则将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罪,则将从重处罚。以上刑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5条、第238条。
如果司法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拘留、收容或逮捕了人犯,后经查明无罪,立即予以释放,这种情况属于错拘错捕,而不是非法拘禁。然而,如果已经检察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决定解除强制措施,但有关执法人员仍拒不释放或拖延释放,则应视为非法拘禁行为。
根据司法实践,以下情况应认定为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时间较长;非法拘禁他人具有殴打、侮辱等情节;多次非法拘禁他人或非法拘禁多人,造成恶劣影响;非法拘禁致使他人精神失常或自杀;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非法拘禁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然而,如果非法拘禁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则可不认定为犯罪。司法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羁押期限。
如果在非法拘禁过程中,故意致人重伤或故意将他人杀害;或对被害人进行殴打、侮辱等行为已达到犯罪程度,则应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如果非法拘禁的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存在牵连关系,例如用非法拘禁的方法故意使被害人冻饿而死,则同时触犯了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杀人罪,应按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选择一项重罪进行处罚,而不必实行数罪并罚。
以索债为目的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主要指因债权债务纠纷引起的"人质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应视为非法拘禁罪,而不能以绑架罪论处。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该罪行侵犯了他人的身体自由权。
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以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即在法律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身体行动的自由权利。公民的身体自由是其正常工作、生产、生活和学习的保证,失去身体自由就意味着失去从事一切正常活动的可能。
根据我国宪法第3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因此,非法拘禁是一种严重剥夺公民身体自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