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证主犯要判刑吗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1-25
伪证主犯是否会受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伪证行为的主犯是否会受到刑罚的判决,取决于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只有构成犯罪的情节,才会受到刑罚的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被视为主犯。犯罪集团是由三人以上组成的较为固定的共同实施犯罪的组织。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不符合第三款规定的主犯,应根据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行为进行处罚。
伪证罪与窝藏、包庇罪的区别
伪证罪与窝藏、包庇罪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 犯罪主体不同:窝藏、包庇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而伪证罪的主体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 犯罪时间不同:窝藏、包庇罪可以在犯罪分子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或之后实施,而伪证罪只能在判决之前的侦查、起诉和审理阶段实施。
- 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不同:窝藏、包庇罪通常表现为为犯罪人提供藏匿处所、财物或帮助其逃匿,而伪证罪表现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
- 犯罪对象不同:窝藏、包庇罪的对象可以是未经逮捕、判刑的犯罪人,也可以是已经判决的犯罪人,而伪证罪的对象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即有罪的人或被怀疑有罪但实际无罪的人。
- 犯罪目的不完全相同:窝藏、包庇罪的目的是使犯罪人逃避刑事制裁,而伪证罪的目的可以是陷害他人使其受到错误的刑事追究,也可以是隐瞒罪证使犯罪人逃避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