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他人上学,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量刑法律知识

冒名顶替他人上学,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5-02-09

 
181119
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那么冒名顶替他人上学,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冒名顶替上学是违法还是犯罪?手心律师网小编悉心为您准备了以下相关阅读材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冒名顶替他人上学,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反教育法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冒名顶替者已经违反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将受到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

侵犯姓名权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9条,公民享有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冒名顶替上学行为涉嫌侵犯他人的姓名权。

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的犯罪责任

在冒名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伪造户籍、身份证等证件,这属于刑法第280条规定的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根据该罪的刑罚规定,情节轻微的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可处3-10年有期徒刑。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的犯罪责任

冒名顶替上学行为还可能涉嫌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根据刑法规定,情节轻微的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的可处3-7年有期徒刑。

民事责任和赔偿责任

被冒名顶替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注销冒名顶替者的身份,并要求相应的赔偿。

欺诈所得的处理

冒名顶替者通过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获取的工作,如公务员、教师等,属于欺诈所得,应予以开除。

冒名顶替上学的法律性质

刑法上的犯罪行为

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不仅仅是窃取他人姓名,而是盗用他人身份信息。虽然目前刑法中没有明确的“顶替身份罪”,但如果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等手段,则可能构成伪造国家公文罪和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属于犯罪行为。

民法上的侵权行为

冒名顶替上学行为应被认定为侵犯个人身份权。被侵犯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注销冒名身份、恢复真实身份,并获得相应的赔偿。

欺诈所得的撤销

冒名顶替者通过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获得的各种国家许可,如公务员资格、教师资格等,属于欺诈所得,应予以撤销。
延伸阅读
  1. 个人债务法院能拍卖共同房产吗
  2. 案例:小李购买王某私自改装的跑车后,导致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3. 父亲酒驾,孩子能参加公务员考试吗
  4. 已婚,与他人暧昧是否构成出轨行为?
  5. 一、公证书样本的构成要素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学术造假的处罚方式
  2. 窝藏吸毒罪的判决依据及处罚
  3. 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
  4.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5. 敲诈勒索未成年人的刑罚问题
  6. 未成年犯满十八岁剩余刑期一年在哪里执行刑罚
  7. 打架后多长时间报警有效期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建筑施工安全合同范本
  2. 安全责任书(广告工程)范本
  3. 装饰及安装工程安全生产协议范本
  4. 食品企业员工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