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9-0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非法采矿造成的矿产资源破坏价值在一定数额以上,将构成相应的刑事罪行。然而,矿产资源破坏价值并不等同于犯罪嫌疑人的非法所得。
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被告人何某某在未取得相关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沅水流域大溪河道瞎子堰河段进行河砂的采挖。尽管多次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劝阻和责令停止,但何某某拒不停止违法行为,严重破坏了该河道的矿产资源。经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鉴定,何某某破坏矿产资源的价值达169,938元。案发后,何某某向公安机关缴纳了4万元的违法所得。被告人对指控的罪名没有异议,但辩解自己破坏的矿产资源价值没有达到16万元以上,其销售的河砂总值只有4万元,并且其中大部分是他人所挖。
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何某某违反了国家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进行采矿。在桃源县国土资源局和水利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多次责令停止开采后,何某某拒不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采矿罪。就被告人提出的辩解,经查证,姚某某在2007年仅仅使用最小型的轮式挖机在观音寺镇大溪流域瞎子堰段进行了一个月的河砂采挖,约1600方,对河道没有造成破坏。然而,湖南省煤炭地质勘察院出具的评估报告以及湖南省矿产资源价值评估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意见等证据表明,何某某自2012年2月开始与他人合伙,后来独自对河段进行非法采矿,非法采砂总量达到23,095方,破坏的矿产资源价值达到169,938元。考虑到破坏矿产资源的价值与非法采挖砂石的销售价格并不相同,法院对被告人的辩解不予采信。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何某某犯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同时追缴违法所得人民币4万元。一审宣判后,检察院未提出抗诉,被告人也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经生效。
根据相关法律解释,非法采矿行为造成的矿产资源破坏价值在一定数额以上,将构成相应的刑事罪行。然而,矿产资源破坏价值与犯罪嫌疑人的非法所得并不完全相同。
对于本案而言,由于被告人何某某未记账,只凭自己的供述,缺乏其他书证或证人证言的辅助证据,无法确切确定其非法所得的金额。而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需要由省级以上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出具鉴定结论,并经过查证属实后予以认定。在本案中,公诉机关提供了湖南省矿产资源价值评估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意见,证明了何某某非法采矿破坏资源的价值为169,938元。该鉴定意见是基于湖南省煤炭地质勘察院出具的评估报告,并经过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和评估人员合法程序的审查,鉴定方法依据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相关规定,因此其评估结果是真实可信的。
此外,矿产资源破坏价值与非法采挖砂石的销售价格也存在差异。砂石的销售价格受到开采方法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而破坏矿产资源价值是通过将合理开发后的矿产品单位价格减去矿产品单位成本,再乘以破坏资源的储量来计算得出的。另外,由于部分区域无法进行准确测量,所计算出的评估价值实际上是小于矿产资源实际被破坏价值的。
综上所述,被告人何某某违反了国家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挖河砂,导致瞎子堰河段沙洲消失、采坑遍地,河床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尽管何某某的获利并不多,但破坏矿产资源价值达到169,938元,符合司法解释中的定罪标准,其行为已经构成非法采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