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执行期满的法律效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法律知识

管制执行期满的法律效果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6-08

 
428400
在我国众所周知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改造,但限制其人身自由,交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监督改造的刑事处罚,是刑罚主刑中量刑最轻的一种。那么如果执行期满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管制执行期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执行机关需要向被管制的个人以及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宣布解除管制,并发放解除管制通知书,恢复其作为公民的一切权利。管制执行期限从刑期判决之日起计算,在判决之前被先行羁押的时间按每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剩余日期为实际执行管制的日期。例如,如果某罪犯被判处三个月的管制,判决前先行羁押三十天,那么实际执行的管制期限将是三个月的具体总天数减去折抵天数六十后的剩余期限。如果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那么在管制执行期满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也同时期满。

管制的特征

管制是一种刑罚方法,指的是对犯罪分子不进行关押,而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 不关押犯罪分子,不剥夺人身自由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不会被羁押在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场所中,而是可以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并且不会离开自己的家庭,也不会中断与社会的正常交往。这与其他刑罚方法的重要区别在于对罪犯不进行关押。

2. 社区矫正对罪犯自由进行限制

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需要依法接受社区矫正,其自由会受到一定限制。这种限制主要表现在政治自由、担任领导职务、外出经商、迁居等方面。

3. 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并与普通公民享受同等待遇

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可以通过劳动自谋生计,并且在劳动中享受与普通公民相同的待遇。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二条的规定,在刑法第三十八条中增加了一款作为第二款,明确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原先的第二款则修改为第三款,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因此,管制的执行不再由公安机关负责,而是由地方社区矫正机构,即县级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执行。

延伸阅读
  1. 什么情况下会被通缉?
  2. 司法精神病鉴定引发社会关注
  3. 假释保证金的退还问题
  4. 被执行人是否可以提起执行异议
  5. 失信人员名单的撤销时间

刑罚种类热门知识

  1. 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方式
  2. 外国人被驱逐出境的权利救济
  3. 一、管制刑期的计算方式
  4. 限制出境的情况及措施
  5. 驱逐出境:一种刑法处罚
  6. 挪用公款犯罪的追诉期限计算方法
  7. 判处政治权利终身什么意思
刑罚种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范本
  2. 煤购销合同范本
  3. 公司买卖合同范本
  4.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