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同案犯属于包庇罪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法律知识

包庇同案犯属于包庇罪吗

点击数:43 更新时间:2024-05-25

 
107391
在涉及到同案犯的案件中,有可能会出现同案犯之间的相互包庇,对于相互包庇同案犯也是会构成包庇罪的,而且达到严重地步还会严重处罚,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包庇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

二、客观要件

包庇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使司法机关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除了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提供化装的用具等行为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

包庇则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也应认定为包庇罪。

窝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潜逃未归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机关羁押而脱逃的未决犯与已决犯。

三、主体要件

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主观要件

包庇罪的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明知是指认识到自己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明知是犯罪人的,当然成立本罪。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不明知是犯罪人,但发现对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继续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也成立本罪。

包庇罪的定义和特征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在中国刑法中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

包庇罪的主要特征包括:

1. 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窝藏的对象必须是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归案或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的犯罪分子,以及已经被逮捕、拘留或被判刑劳改而越狱脱逃的犯罪分子。

2.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向司法机关或有关组织作虚假证明,或者帮助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借以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制裁。

3. 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帮助其掩盖罪行,意图使其逃避法律制裁。

延伸阅读
  1. 包庇同案犯的法律分析
  2. 犯罪嫌疑人不供述同案犯如何处罚
  3. 同案犯构成包庇罪吗
  4. 故意隐瞒同案犯的犯罪事实是否构成包庇罪
  5. 包庇同案犯构成包庇罪吗

犯罪热门知识

  1. 偷窃未遂的法律处罚方式
  2. 学校私自泄露学生信息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3.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4. 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认定方式
  5. 检察院对同案犯的追加时效
  6. 共同犯罪中的帮助犯: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7. 共同犯罪主从犯的认定标准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