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5-02-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不供述同案其他罪犯的情况下,如果符合包庇犯罪嫌疑人的情形,可以按照包庇罪和原刑事犯罪进行合并处罚。
包庇罪是在被窝藏、包庇的人犯罪后实施的行为,其犯罪故意也是在他人犯罪后产生的。只有在与犯罪人没有事前通谋的情况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事前与犯罪人通谋,商定待犯罪人实行犯罪后予以窝藏、包庇,则构成共同犯罪。因此,如果犯罪嫌疑人事前通谋,应以共同犯罪论处,即使共同犯罪所犯之罪的法定刑低于包庇罪的法定刑,也应以共同犯罪论处。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对于所犯罪行,无论司法机关是否掌握,都应如实全部供述交待,不能有隐瞒。根据《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除了包括主要犯罪事实外,还应包括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前科等情况。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等情况与真实情况虽有差别,但不影响定罪量刑的,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等情况,影响对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如果犯罪嫌疑人多次实施同种罪行,应当综合考虑已交代的犯罪事实与未交代的犯罪事实的危害程度,决定是否认定为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如果如实交代的犯罪情节重于未交代的犯罪情节,或者如实交代的犯罪数额多于未交代的犯罪数额,一般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即应当认定为自首。如果无法区分已交代的与未交代的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或者已交代的犯罪数额与未交代的犯罪数额相当,一般不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即不能认定为自首。
如果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时没有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但在司法机关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实之前主动交代的,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根据刑法第67条第二款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可以认定为自首。如果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果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一般应当从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