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受伤害应得哪些赔偿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赔偿法律知识

消费者受伤害应得哪些赔偿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22

 
105319
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也有可能会遇到受伤的情况,比如被商家欺骗购买了名不符其实的东西,导致自己吃了之后有拉肚子等等的不适。如果消费者确定伤害是由自己够买的食品或商品导致,可以要求赔偿。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消费者受伤害的赔偿范围及标准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导致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身体伤害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行为,则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除此之外,经营者还应支付以下费用:

1. 医疗费

医疗费包括治疗、检查、医药、手术、住院等费用。医疗费必须是受害人因消费事故导致的身体伤害和疾病所支付的必要合理费用。

2. 治疗期间的护理费

当受害人的伤势较为严重,需要专人护理时,应支付相应的护理费用。

3. 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由于伤势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而减少的收入,根据实际伤害程度和恢复情况以及出院后医院提供的休假证明等进行认定。赔偿标准按照受害人的工资或实际收入金额计算,如国家或地方政府有相关规定,则依据规定执行。

4. 其他费用

直接产生的费用,如前往医院支付的交通费、因伤必须购买的营养费等。营养费应根据医生的诊断确定。

如果导致消费者残疾,除了赔偿上述费用外,还应支付以下费用:

1. 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

受害者因残疾而购买的功能辅助性器具的费用,如轮椅、假肢、助听器等。

2. 生活补助费

根据残疾后丧失劳动力的情况,原来收入减少的情况来确定。一般应不低于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标准。

3. 残疾赔偿金

无论残疾程度轻重,都应支付此项费用。支付金额和方式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如协商不成,则由相关处理机关决定。

4. 抚养人生活费用

被抚养人指的是事实上依靠受害人实际抚养而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排除了与受害人具有法定抚养义务关系且有自己的生活来源的情况。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判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条的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 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

3.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却谎称是正品

4.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

5. 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6. 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

7. 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8. 进行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

9. 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

10. 骗取消费者预付款

11. 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

12.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

13. 以其他虚假或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

延伸阅读
  1. 买到过期饮料后如何获得赔偿?
  2. 消费者受伤的赔偿费用包括哪些
  3. 商场卫生间受伤怎么办
  4. 顾客摔倒受伤超市有赔偿责任吗
  5. 顾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谁赔偿相关费用有哪些

消费争议热门知识

  1. 消费者应当怎样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申诉
  2. 美容纠纷维权中如何查证美容机构是否合法
  3. 12315网上投诉有用吗,消费者投诉法律程序怎么走
  4. 金融服务费可以不交吗
  5. 快递取件二次收费违法吗
  6. 消费争议调解协议书怎么写
  7. 什么是消费者,国家为什么要对消费者给予特别保护
消费争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