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调解法律知识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9-24

 
105164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建立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参考,欢迎浏览。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9条规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9条的规定,当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协商和解的定义

协商和解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通过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消费者权益争议都是通过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的。无论对消费者还是经营者而言,这都是一种理想的途径。

延伸阅读
  1. 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及法律依据
  2. 如何举报电商平台虚假宣传
  3. 电动车着火责任划分及法律依据
  4.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买房人保护
  5. 预付卡退费权益的法律依据

消费争议热门知识

  1. 陕西省各市消费者投诉协会投诉电话及联系地址
  2.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的法律维权途径
  3. 受理投诉原则
  4. 消费者虚假宣传购买商品的损害赔偿
  5. 实体店商家拒绝退货,消费者应如何维权
  6. 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历史和发展
  7. 消费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和范围
消费争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