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法律法规 > 信托法规法律知识

股权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5-25

 
103874

受益凭证(Beneficiary Certification)

为一有价证券,用以表彰受益权。投资人购买共同基金时,投信公司会发行所谓的受益凭证给投资人,以表彰受益权。因该凭证法律上视为有价证券,在进行任何转换或买回前,均须将此受益凭证交回给基金公司。若不慎遗失,补发事宜相当费时,故除非特别要求,否则投信公司大多不主动发给受益人。

财产信托的现实障碍

作为受托人的信托机构是否能以信托财产为支持发行信托受益凭证,在现阶段关于信托的“一法两规”中均找不到依据,这是制约财产信托发展的关键环节。

根据现有法律,信托受益权是以信托合同形式存在的,信托合同不能像信托受益凭证那样被分割,而只能整体转让。而受制于项目融资的规模和央行对信托计划不能超过200份合同的限制,使得单个信托合同的融资规模通常高达几十万元,实际上抬高了转让过程中交易对手的门槛。另外流转税相关配套法规的缺位,也严重影响了财产信托计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实施的可能,信托财产过户登记能否免税或减税,监管部门没有相应的法规加以明确。

正由于现阶段信托法规建设的滞后,使得许多本可以通过典型财产信托加以解决的融资需求,都假道资金信托这一空间相对狭窄的通道来实现。而财产信托和资金信托在委托人、受托人地位和作用、所有权转移、信托财产的破产隔离范围、转委托关系、履约担保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或差异,以资金信托计划来实现财产信托的变通方式未来可能会给投资者(受益人)的权益保全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延伸阅读
  1. 如何正确理解债权信托
  2. 股权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3. 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概念
  4. 债权信托-类型
  5. 受益人放弃了受益权该如何归属

信托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益信托终止后受托人的义务
  2.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
  3. 金融信托的法律特征
  4. 信托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
  5. 集合资金信托的设计原则
  6. 信托法律关系的定义和主体
  7. 管理遗产信托:成立和终结
信托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