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03
1、本规定适用于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未能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原因无法聘请律师,或因其他原因无法找到代理人,从而未能委托辩护人。这一规定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困难人群的法律援助保障,确保任何被告人都能享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不因贫困而失去这一权利。需要注意的是,自愿放弃委托辩护人的情况不在本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内。
2、本规定规定的法律援助申请主体包括“本人及其近亲属”。这里的“本人”指的是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未能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本人。“近亲属”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3、法律援助申请的受理和审查机构是法律援助机构,由直辖市、设区的市或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并指派或安排人员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4、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指派律师提供辩护。根据该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根据本规定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应受理并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是法律援助机构的法定义务。
本规定适用于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其中,“盲”指双目失明,“聋”指两耳失聪。“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根据刑法规定,这些人犯罪时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规定对上述残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主要考虑到他们因生理缺陷可能导致法律知识和对外界事物认知的缺乏,以及在庭审中对证据识别和辩护存在的障碍,因此应有辩护律师维护其合法权益。
本规定适用于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义务主体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对于残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情况,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应通知法律援助机构,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死刑是最重的刑罚,我国一直强调对适用死刑要慎重,因为一旦判决生效执行,即使发现错误也难以挽回。无期徒刑也是重刑,会长期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因此,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确保这些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充分行使辩护权。这是对重刑犯辩护权的特殊保护,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规定中的“可能被判处死刑”既包括可能被判处立即执行死刑,也包括可能被判处缓期执行死刑。
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机构组织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制度。特殊案件包括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盲、聋、哑人以及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未委托辩护人的情况。对于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未委托辩护人的情况,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必须以法治、平等、公正为基本价值取向,不断解决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不断发展深入。
为夯实法律援助基石,应在总结法律援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好的办法和工作程序规范制定成规章制度,以规范和指导法律援助工作的实践。
要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机构的职能作用,在组织实施法律援助工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机构人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其他合法志愿者参与办案。同时,在满足社会法律援助需求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促进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组织和引导他们在民事法律事务中开展与其工作领域和业务能力相适应的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