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断有什么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时效法律知识

诉讼时效中断有什么用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763
诉讼时效中断是经常发生的一种情形,诉讼时效中断是会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诉讼时效如果超出规定的,被告以诉讼时效到期为由辩驳的,原告可能会败诉,那么诉讼时效中断有什么用?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诉讼时效中断的作用及意义

诉讼时效是指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未行使其受侵害的民事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可以以诉讼时效抗辩权来阻止权利人的请求。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请求,要求强制义务人履行其承担的义务。然而,一旦诉讼时效期满,权利人将无法继续寻求法院的保护。因此,诉讼时效中断的作用在于行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保障其胜诉权。对于当事人而言,最为重要的是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时间

当事人应当在一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 该证据必须是新的证据;
  2. 该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所谓的新的证据是指在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当事人在再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或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根据新规定,有四种情形被认定为“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从而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这四种情形分别为:

  1.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的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已送达;
  2. 当事人一方通过发送信件或数据电文的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数据电文已经或应当已经送达对方当事人;
  3. 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在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下从对方当事人的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
  4. 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但如果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则适用其规定。
延伸阅读
  1. 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
  2. 具有中断诉讼时效行为的情形
  3. 保证期间是否可以中断
  4. 哪些情况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5. 哪些情形可以起到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附带民事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过了怎么办?
  2. 诉讼时效中断部分履行
  3. 关于借款的诉讼时效
  4.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5. 如何证明诉讼时效中断
  6. 担保人还款期限
  7. 确认劳动关系能否中断索要工资的时效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