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7-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对律师事务所的设立、管理、变更和终止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律师事务所可以由律师合伙设立、律师个人设立或者由国家出资设立。设立律师事务所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
此外,设立不同类型的律师事务所还需要满足相应的特殊条件。
根据《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律师事务所的设立许可由设区的市级或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受理申请并进行初审,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核,最终决定是否准予设立。
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时,申请人需要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包括设立申请书、律师事务所的名称、章程、设立人的名单、简历、身份证明、律师执业证书等。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请后的二十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查,审查意见和申请材料将被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进行最终审核。
根据《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律师事务所在变更名称、负责人、章程、合伙协议等方面需要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审查后报原审核机关批准。
律师事务所变更住所、合伙人等方面的变更需要在变更之日起十五日内向设区的市级或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律师事务所终止的情形包括不能保持法定设立条件、执业许可证被吊销、自行解散等。根据相关规定,律师事务所终止需要依法处理相关事务并注销执业许可证。
根据法律规定,律师事务所在取得设立许可后,六个月内未开业或者无正当理由停止业务活动满一年的,视为自行停办,应当终止。律师事务所在受到停业整顿处罚期限未满前,不得自行决定解散。
律师事务所在终止事由发生后,不得受理新的业务。律师事务所在终止事由发生后,应当向社会公告,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算,依法处置资产分割、债务清偿等事务。律师事务所应当在清算结束后十五日内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提交注销申请书、清算报告、本所执业许可证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由其出具审查意见后连同全部注销申请材料报原审核机关审核,办理注销手续。律师事务所拒不履行公告、清算义务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向社会公告后,可以直接报原审核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律师事务所被注销后的债权、债务由律师事务所的设立人、合伙人承担。律师事务所被注销的,其业务档案、财务账簿、本所印章的移管、处置,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律师事务所成立三年以上并具有二十名以上执业律师的合伙律师事务所,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可以在本所所在地的市、县以外的地方设立分所。设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合伙律师事务所也可以在本所所在城区以外的区、县设立分所。律师事务所及其分所受到停业整顿处罚期限未满的,该所不得申请设立分所;律师事务所的分所受到吊销执业许可证处罚的,该所自分所受到处罚之日起二年内不得申请设立分所。
分所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有符合《律师事务所名称管理办法》规定的名称、有自己的住所、有三名以上律师事务所派驻的专职律师、有一定的资产等。律师事务所申请设立分所时,应当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设立分所申请书、本所基本情况、本所执业许可证复印件等。
分所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分所的终止可以由律师事务所依法终止、分所不能保持设立条件、分所在一定时间内未开业等情况下终止。分所终止的有关事宜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健全执业管理和其他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本所律师执业行为,履行监管职责,对本所律师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行业规范,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律师事务所应当保障本所律师和辅助人员享有必要工作条件和劳动保障,获得劳动报酬及享受有关福利待遇,向本所提出意见和建议等权利。
律师事务所应当监督本所律师和辅助人员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依法、诚信、规范执业,接受本所监督管理,遵守本所章程和规章制度,维护本所的形象和声誉等义务。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违规律师辞退和除名制度,对违法违规执业、违反本所章程及管理制度或者年度考核不称职的律师,可以将其辞退或者经合伙人会议通过将其除名,有关处理结果报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备案。
律师事务所应当在法定业务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不得以独资、与他人合资或者委托持股方式兴办企业,并委派律师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职务,不得从事与法律服务无关的其他经营性活动。律师事务所应当与其他律师事务所公平竞争,不得以诋毁其他律师事务所、律师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
律师事务所承办业务时,应当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律师事务所受理业务时,应当进行利益冲突审查,不得违反规定受理与本所承办业务及其委托人有利益冲突的业务。
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统一收取服务费用并如实入账,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及时查处有关违规收费的举报和投诉,不得在实行政府指导价的业务领域违反规定标准收取费用,或者违反风险代理管理规定收取费用。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和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及激励机制,依法纳税。
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法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及时安排本所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提供条件和便利,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接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健全重大疑难案件的请示报告、集体研究和检查督导制度,规范受理程序,指导监督律师依法办理重大疑难案件。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律师事务所应当妥善保管、依法使用本所执业许可证。律师事务所不得变造、出借、出租执业许可证。如果执业许可证遗失或者损毁,律师事务所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并向原审核机关申请补发或者换发。对于执业许可证的遗失,律师事务所应当在当地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
如果律师事务所被撤销许可或者受到吊销执业许可证的处罚,该许可证将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缴。如果律师事务所受到停业整顿处罚,应当在处罚决定生效后至处罚期限届满前,将执业许可证缴存其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律师事务所应当加强对分所执业和管理活动的监督,并履行以下管理职责:
律师事务所有权任免分所负责人。
律师事务所有权决定派驻分所律师,并核准分所聘用律师人选。
律师事务所有权审核、批准分所的内部管理制度。
律师事务所有权审核、批准分所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
律师事务所有权指导、监督分所的执业活动和重大法律事务的办理。
律师事务所有权指导、监督分所的财务活动,并审核、批准分所的分配方案和年度财务预算、决算。
律师事务所有权决定分所重要事项的变更、分所停办和分所资产的处置。
律师事务所还有权决定其他由律师事务所自行决定的事项。
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法对其分所的债务承担责任。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活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并履行以下职责: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监督律师事务所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监督律师事务所执业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监督律师事务所保持法定设立条件以及变更报批或者备案的执行情况。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监督律师事务所进行清算、申请注销的情况。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监督律师事务所开展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和上报年度执业总结的情况。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受理对律师事务所的举报和投诉。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监督律师事务所履行行政处罚和实行整改的情况。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还履行司法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在开展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发现、查实的律师事务所在执业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对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或者有关律师进行警示谈话,责令改正,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对律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认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向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处罚建议;认为需要给予行业惩戒的,移送律师协会处理。
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履行以下监督管理职责:
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掌握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活动和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的情况,制定加强律师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监督下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对律师事务所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对律师事务所重大投诉案件的查处工作。
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事务所进行表彰。
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定职权对律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对依法应当给予吊销执业许可证处罚的,向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处罚建议。
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开展对律师事务所的年度检查考核工作。
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受理、审查律师事务所设立、变更、设立分所、注销申请事项。
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建立律师事务所执业档案,负责有关律师事务所的许可、变更、终止及执业档案信息的公开工作。
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还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负有前款规定的有关职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履行以下监督管理职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制定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定律师事务所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掌握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开展情况。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监督、指导下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对律师事务所的专项监督检查和年度检查考核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对律师事务所的表彰活动。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对律师事务所的严重违法行为实施吊销执业许可证的处罚,监督下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工作,办理有关行政复议和申诉案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办理律师事务所设立核准、变更核准或者备案、设立分所核准及执业许可证注销事项。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有关重大信息的公开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还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律师事务所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依照《律师法》和有关法规、规章规定追究法律责任。律师事务所违反本办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第五十条规定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照《律师法》第五十条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律师事务所应当加强对分所执业和管理活动的监督。律师事务所应当对分所的任免分所负责人、决定派驻分所律师、核准分所聘用律师人选、审核、批准分所的内部管理制度、审核、批准分所的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指导、监督分所的执业活动及重大法律事务的办理、指导、监督分所的财务活动、审核、批准分所的分配方案和年度财务预算、决算、决定分所重要事项的变更、分所停办和分所资产的处置等管理职责进行监督。律师事务所对分所及其律师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该所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律师事务所分所及其律师应当接受分所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接受分所所在地律师协会的行业管理。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所的,分所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将分所设立、变更、终止以及年度考核、行政处罚等情况及时抄送设立分所的律师事务所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律师事务所实施监督管理,不得妨碍律师事务所依法执业,不得侵害律师事务所的合法权益,不得索取或者收受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实施许可和管理活动的层级监督,按照规定建立有关工作的统计、请示、报告、督办等制度。负责律师事务所许可实施、年度检查考核或者奖励、处罚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有关许可决定、考核结果或者奖惩情况通报下级司法行政机关,并报送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应当建立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信息管理系统,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律师事务所基本信息和年度检查考核结果、奖惩情况。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律师协会的指导、监督,支持律师协会依照《律师法》和协会章程、行业规范对律师事务所实行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协调、协作机制。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定期将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的组织、队伍、业务情况的统计资料、年度管理工作总结报送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律师事务所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以给予警告、停业整顿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处罚,可以处以罚款。对于有违法所得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吊销律师事务所的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因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对其负责人视情节轻重,可以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军队法律顾问处的管理,按照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本办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此前司法部制定的有关律师事务所管理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