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0 更新时间:2024-02-09
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作为国家司法制度的一部分,公证制度旨在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
公证机构的证明活动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活动有所不同。前者在民事争议发生之前,对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给予认可,以防止纠纷、减少诉讼。然而,公证机构不能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而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则是在民事权益纠纷发生并由当事人起诉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作出裁决。
律师见证是指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进行的见证活动,属于“私证”,但具有很强的证明力。律师见证一般可以参照律师协会编制的操作指引进行,具有法律规范性和原则性。
1. 主体不同:见证是以律师的名义进行的,而公证是由国家公证机构代表国家进行的。
2. 法律效力不同:律师见证在法律上仅作一般的证据证明,而公证具有法定的证据效力。某些公证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而有些公证证明成为某些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条件。
律师见证书与公证书在法律效力上存在差异。律师见证书仅具有证明力的作用,只能被法庭采信作为证据,并作为判案的依据。而公证书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公证事项可以直接被法庭引用或支持,有些公证书还可以被法院强制执行。
律师见证书的效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可以证明其合法性。
2. 通过律师见证,从法律程序上更具合法性。
3. 律师见证书在诉讼程序中可以作为直接采信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