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人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其他网络侵权法律知识

网络犯罪人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5-25

 
98842
网络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认-识特征。

在认-识能力方面,网络犯罪人可以说都是高智商的人。网络犯罪是一种典型的智能犯罪。智力因素作为人们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与网络犯罪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实施网络犯罪本身就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网络犯罪人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一般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新技术快。因为计算机属于不断发展的前沿科学,只有在高校才会获得全面正规的专业培训。也只有智商较高的人才能熟练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并利用这种技术去从事犯罪。但是在对自己行为性质的认-识上,很多网络犯罪人都是法盲。他们认为自己行为是用脑子去挣钱或仅仅是搞点恶作剧,不如杀人、抢劫、强*等暴力犯罪凶狠。而且无本万利或者损人不利己,谈不上违法犯罪。还有一些精通电脑的高智商人,回潜心研究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从中发现一些漏洞进行犯罪。因此,在这样的认-识下,他们对自己评价过高,肆无忌惮,往往会连续作案,直至露出马脚,落入法网。

2、情感特征。

在情绪特征上,网络黑客一般很容易被激发起犯罪动机,激惹性很强。因为掌握了高超的技术,他们在心理上总有一种能超越传统规范的优越感。如果在网络上或生活里遇到挑战他们自尊的事,他们就容易被激怒,利用自己的技术去报复对方。而物欲型的网络犯罪人则在作案时的情绪色彩不明显。

网络犯罪人的情感往往带有比较明显的反社会色彩,尽管有时他们自己不这么认为。一些网络黑客以网络时代的侠客或正义的拯救者自居,认为社会只能由他们来破坏并改造;有的仅仅出于泄私愤而破坏计算机或网络;有的认为网络就是一个绝对自由、没有限制的空间而为所欲为;有的自认为破坏网络是出于公益目的,为了唤起公众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或帮助软件公司找出技术上的缺陷。但从客观上看,他们的行为目的是与社会正常秩序背道而驰的。事实上,很多网络犯罪人利用互联网散布反动信息,想颠覆政府;有的散布淫秽物品,毒害社会风气;有的进行诈骗、盗窃、破坏经济秩序。这些都是明显的反社会行为[6]。

3、意志特征。

网络犯罪人的意志特征体现出两极性的特征。他们往往是电脑的狂热爱好者,甚至除了电脑就没有其他爱好。在攻克计算机技术难题时,能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不达目的决不轻言放弃。有不少网络犯罪人是“网络成瘾症”的患者。他们过度迷恋网络上的信息或依赖网络进行交流,完全沉溺于网络之中。他们即使能听得进他人的劝说,暂时离开电脑。但这样的决心往往很薄弱。一旦上网的欲念升起时,就难以遏制。放弃的努力与上网的冲动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4、个性特征。

在心理学中,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状况的综合。体现了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网络犯罪人的外表常常很难反映他们的个性。因为他们多在电脑或网络公司工作,是社会的白领阶层,在公众的普通思维里很难把他们和犯罪分子联系起来。许多网络犯罪人具有多重人格,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的是符合人们期待的那种平常的表现,中规中矩,也是有的外向,有的内向;但在网络空间展示的,则是他们本来的个性特征,有的张扬,有的下流。他们富有挑战精神,希望超越自己,创造成功。冒险性强是计算机网络犯罪人的一个突出的个性特征。他们往往侥幸心理严重,对自己非常自信,过于藐视侦查技术。

相关标签: 网络犯罪如何确
延伸阅读
  1. 法医鉴定:揭秘轻微伤与轻伤的区别
  2. 发布招嫖信息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3. 集团犯罪诈骗数额的认定标准
  4. 用网络电话骚扰情人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5. 侵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网络侵权热门知识

  1. 网络维权的困难与法律保障
  2. 网络对传统隐私权的冲击及新的侵权形式
  3. 网络犯罪的特点
  4.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
  5. 网络犯罪种类
  6. 利用网络电话骚扰他人是否违法?
  7. 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方式
网络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