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两种规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其他网络侵权法律知识

如何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两种规则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0-05-25

 
98801
网络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网络侵权这一新的形式的侵权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发生的网络侵权事件越来越多,有些网络侵权事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所以人们开始重视网络侵权,但是网络侵权的责任也有多种、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法律资料如下;

一、如何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两种规则:

1.通知规则。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知道用户利用其平台实施侵权行为,被侵权人发现后,可向网络服务提供者通知,告知其网站上的内容构成侵权,可要求其采取删除、屏蔽、禁用等必要措施。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该提示之后,应当审查,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构成对网络用户实施的侵权行为的放任,具有间接故意,视为与侵权人构成共同侵权行为,与侵权的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提示、或者经过提示之后即采取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就不必承担责任。

2.明知规则。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的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实施侵权行为,而未采取任何必要措施,放任不管或置之不理,任凭侵权行为的继续发生,对被侵权人造成精神或名誉损害,对于该网络用户实施的侵权行为具有放任的间接故意,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二、当人们浏览网站时发现了对自己的侵权行为应当分为以下几步:

1、确认侵权行为存在。确定是否为自己的作品,或者被侮辱诽谤的人是否是自己。

2、联系承载该侵权行为的平台。如果是网站就联系网站的经营者,如果是公众号就联系公众号的使用者,告知其行为侵权,要求作出妥善处理。

3、与网络服务提供者协商。

4、向人民法院起诉。起诉对象可以是直接侵权人,也可以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例如某网站。可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或是给予赔偿。

三、参考法条

《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2、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四、法律攻略

1、由于网络侵权行为的特点,被侵权人一般只知道侵权的网站,很难确切知道侵权的网络用户是谁,在实践中,被侵权人通常只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而不起诉或者无法起诉直接侵权人,事实上,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和侵权人可以一并起诉。

2、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承担了连带责任之后,有权向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追偿。

五、网络侵权连带责任合理性探析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的普及和飞速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也加速了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现代的社会已经无法脱离网络的影响,网络也将更加深入地融进社会之中,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在充分意识到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的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网络更加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相应的网络侵权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近年来发生的网络侵权事件越来越多,有些网络侵权事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所以人们开始重视网络侵权,但是网络侵权的责任也有多种,其中网络侵权责任中的连带责任备受大家的关注与评论,尤其是对其连带责任制度的存在存在多种的看法,是否存在其合理性。因为笔者是承认网络侵权连带责任制度的合理性的,所以本文讲述的是网络侵权中的连带责任的内涵及与其他民事责任的区别,以方便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网络侵权连带责任的内涵还有它的特征,着重从网络侵权连带责任产生的理论基础角度、产生的原因角度,还有网络侵权连带责任的价值角度分析网络侵权连带责任制度存在是具有其合理性的,之后,在承认网络侵权连带责任制度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适用网络侵权连带责任制度,所以阐述了网络侵权连带责任制度在适用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从而使我们能更好的运用网络侵权连带责任制度,避免其运用不当而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以便更好地促进和推动网络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延伸阅读
  1. 我国商用密码标准的法律依据和制定机构
  2. 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发布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司法解释
  3. 网络侵权的物证及其重要性
  4. 网络曝光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5. 网络著作权部分

网络侵权热门知识

  1. 网络编辑转载违法后果及法律焦点
  2. 网络侵权主题是否只能是自然人
  3. 网络侵权诉讼的程序与要点
  4.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
  5. 最新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解释何时施行
  6. 网络支付服务在网络司法拍卖中的地位
  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网络侵权知识导航

网络侵权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