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法律知识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0-18

 
98346
有少数的离婚案件会涉及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家庭暴力、重婚等,《婚姻法》对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没有详尽的规定,具体规定散落在婚姻法解释和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意见中,这些关于婚姻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系统在一起可以称之为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

一、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和构成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当一方在婚姻关系中实施了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等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并给无过错方带来精神痛苦和内心创伤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中国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无过错方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但需要满足特定的构成要件。

教科书中对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为:当一方实施了通奸、姘居、重婚、遗弃、虐待或谋杀等侵害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并给无过错方带来精神痛苦和内心创伤时,过错方应给予无过错方抚慰性质的赔偿。

可以看出,以上列举的行为都属于严重的婚内侵害行为,具有侵权构成的共同特征。

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观过错构成要件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观过错构成要件是指配偶一方故意实施了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等法定违法行为。在中国民法理论中,对故意过错没有细分不同形式的差别,而台湾民法理论则详细区分了故意、重大、一般、轻微等过错形式,并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因此,中国民法在这方面存在欠缺,应在侵权法立法中进行修订。

然而,《婚姻法》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民法通则的界定范围。在实践中,确定损害事实仍然相当困难,无过错方必须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提供证据,这不仅难以获取证据,还存在侵犯隐私权的风险。即使存在相应证据,法院也很难认定其有效性。这导致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在实际中往往被忽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法律作用和社会价值。

为了保护无过错方的权益并提供救济,国内各级法院普遍认为离婚案件与刑事案件相似,对证明要求相当严格,要求证据确凿。因此,在分配举证责任上,应减轻无过错方的举证责任,采用过错推定原则。这样,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的举证责任将被否定性地分配给加害方,避免了无法证明对方过错而无法获得赔偿的情况。如果同时采用过错和过错推定原则,就能有效保护和救济无过错方,这是一种相对稳妥的方式。

三、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违法性

《婚姻法》规定了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等五种法定违法行为,都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除此之外,通奸、姘居、赌博、嫖娼等其他违法行为,只有在达到导致婚姻破裂的情况下才属于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违法行为。

延伸阅读
  1. 丈夫与人通奸能否索赔
  2. 婚姻赔偿问题
  3. 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
  4. 正当防卫的定义及是否负刑事责任的探讨
  5. 离婚赔偿怎么举证,婚姻损害赔偿的注意事项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民法典》对隐私权的保护
  2.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3. 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
  4.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5. 微信上被骗了钱怎么办?还可以追回吗?
  6. 根据规定干洗店把衣服洗坏了怎么赔偿
  7. 劳动合同纠纷:是否适用仲裁程序?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