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损坏业主被困砸坏电梯要赔偿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安全保障责任法律知识

电梯损坏业主被困砸坏电梯要赔偿吗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6-28

 
97040
我们知道,在小区里,电梯是归大家共有的,应当爱护。如果业主被困电梯的,应当及时呼救维修人员进行救助。那么,如果电梯损坏业主被困砸坏电梯要赔偿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梯损坏业主被困砸坏电梯要赔偿吗:业主属于紧急避险,不用赔偿。

紧急避险的法律含义

紧急避险是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更大损害,而采取牺牲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29条规定,如果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如果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成立紧急避险的条件

为了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必须有威胁到合法利益的紧急危险发生。
  2. 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
  3. 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4. 避险的对象必须是无辜的第三者。
  5. 避险行为只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
  6. 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威胁到合法利益的紧急危险发生

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是有威胁到合法利益受到损害的紧急危险发生。紧急危险是指足以对合法利益造成损害的紧迫事实状态。危险的来源可以是自然灾害、违法犯罪行为或无责任能力人的危害社会行为、人的生理、病理原因以及动物的侵袭。危险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避险人假想的或推测的。如果实际上并不存在危险,避险人却误认为危险存在并实施所谓的紧急避险,属于假想避险。根据具体情况,对于避险人的错误认识和疏忽大意造成的损害,应当根据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解决。

危险正在发生

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危险正在发生。紧急避险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地减少正在发生的危险给较大利益带来的更大损害。危险正在发生是指即将造成损害或者造成损害的危险已经出现而尚未结束。如果危险已经结束,紧急避险就不存在时间条件,此时损害已经造成,再实施所谓的“紧急避险”已不能达到保护合法权益免受损失的目的。如果避险人在危险尚未出现或者危险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实施所谓避险,理论上称之为避险不适时。避险不适时不是紧急避险,行为人因此而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行为人相应的侵权责任。

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或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如果是为了保护某种非法利益,紧急避险是不能成立的。另外,如果在客观上实际使合法权益免受了某种危险可能带来的损害,但行为人并非出于避险的意图,而是出于侵害的意图,那么也不是紧急避险。

避险的对象必须是无辜的第三者

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无辜的第三者。紧急避险的本质特征是为了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牺牲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手段转嫁风险。因此,紧急避险行为针对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危险的来源。如果行为人没有通过损害相关较小合法权益的手段,而是直接以反击手段对抗危险,那么该行为就不是紧急避险,而是抢险行为或正当防卫等行为。

避险行为只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

避险行为只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这是紧急避险的客观限制条件。紧急避险是为了保护更大合法权益免受危险而牺牲较小合法权益的一种权宜措施。只有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通过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手段外,找不到任何其他方法来避免更大的合法利益所面临的危险,才能进行紧急避险。如果当时尚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造成的损害,行为人却不采取,而仍通过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的手段避险,那么其行为就不能认为是紧急避险。

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这是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避险行为所造成的合法权益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只有牺牲较小的合法权益来保护更大的合法权益,才能成立紧急避险,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利于社会。对于避险人的避险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限度造成的不应有损害,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对于过当部分的责任,应当综合考虑避险效果、避险人的主观意识等情况加以判断。

延伸阅读
  1. 国家赔偿的原因是怎样的
  2. 工伤申报证明逾期了,怎么办
  3. 什么是申请国家赔偿日期的规定
  4. 什么时候申请国家赔偿,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5. 个人寄快递东西坏了谁来赔偿

侵权责任主体热门知识

  1.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2. 校园人身损害案件的特定时间
  3. 受害公民的请求权
  4. 顾客在商场受伤,该怎样处理
  5. 电梯事故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6. 对于安全事故责任由谁来认定
  7. 侵权伤害怎么赔偿标准
侵权责任主体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