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对刑拘时间的计算方法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2
国家赔偿是国家对行政机关侵害公民合法权益时进行的赔偿,国家赔偿可以分为行政赔偿、民事赔偿和刑事赔偿三类,行政和刑事赔偿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国家赔偿法刑拘时间如何计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赔偿起赔时间的明确规定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的起赔时间如下:- 根据第三十七条,赔偿费用会被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赔偿请求人可以凭借生效的判决书、复议决定书、赔偿决定书或者调解书,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支付赔偿金。- 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支付赔偿金申请之日起七日内,根据预算管理权限向相关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则应在收到支付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赔偿金。
关于羁押时限计入赔偿天数的问题
新国家赔偿法对于未超期的羁押时限是否计入赔偿天数并没有明确规定。例如,侦查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李某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合法拘留羁押期限为37天。然而,在第38天,侦查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并非李某,因此对李某作出了撤销案件的处理。如果李某提起国家赔偿请求,那么赔偿天数应该是38天还是1天呢?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两种处理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从羁押之日起计算赔偿天数,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合法羁押期限不应计入赔偿天数。
赔偿法的性质和立法宗旨
从国家赔偿法的性质来看,它是一部旨在保护受害人权益的救济法。不论行为是否合法,只要受害人遭受了实际损害,他们就有权获得赔偿。从受害人的角度来看,整个羁押过程都对其造成了人身权益的损害,因此国家有责任承担羁押全过程的赔偿责任。将赔偿天数从超期之日起计算的观点认为,应将刑事拘留羁押期限分为合法期限和违法期限,认为合法的羁押期限不应赔偿。然而,这种观点没有从受害人遭受实际损害的结果出发考虑问题,不符合有条件结果责任的核心内涵和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宗旨。
刑事拘留的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具体条件如下:
1. 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
如果犯罪嫌疑人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2.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犯罪
如果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3. 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
如果公安机关在犯罪嫌疑人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可以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4. 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已经在逃,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5. 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
如果犯罪嫌疑人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6. 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
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7. 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
如果犯罪嫌疑人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等重大嫌疑,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刑事拘留的期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的期限分为一般期限和延长期限两种,具体如下:
1. 一般期限
一般的刑事拘留期限为14天,通常从进入看守所的那一天开始计算。在这14天内,侦查机关需要向检察机关报请批准逮捕,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包含在14天内。如果检察院核准逮捕,则进行逮捕,否则会释放嫌疑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2. 延长期限
延长期限的刑事拘留期为37天,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在这个期限内,侦查机关需要向检察院报请批准逮捕,如果检察院核准逮捕,则进行逮捕,否则会释放嫌疑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