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环境资源损害的民事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法律知识

论国有环境资源损害的民事赔偿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5-16

 
96152

国有环境资源损害民事赔偿的重要性及现实问题

一、行政手段的局限与民事救济的不可或缺

国家作为政权的主体和国有财产权的主体,常常采取行政手段来保护国有环境资源。这些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授权、行政处罚等。然而,行政手段并不能提供完整的保护,因此民事救济是不可或缺的。

行政罚款作为一种行政处罚手段,不能代替民事赔偿。首先,行政罚款只是对违法者的一种制裁措施,并不能弥补受损害方的损失。其次,行政罚款的数额并不以实际损失为依据,并且受到法律的限制。最后,行政处罚权的行使受到地域和级别的限制,导致受损害地的行政机关无法行使处罚权。

二、国有环境资源损害民事赔偿的必要性

国有环境资源的损害需要通过民事赔偿来弥补。民事赔偿能够真正保护受损害方的权益,使其得到合理的补偿。同时,民事赔偿能够根据实际损失的大小进行补偿,更加公正合理。

民事赔偿的提起权应当属于受损害方,这是基于受损害方的权益保护和公平原则。受损害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寻求赔偿,使其权益得到法律的保护。

三、国有环境资源损害民事赔偿的实践问题

国有环境资源损害民事赔偿存在一些实践问题需要解决。首先,需要明确国有环境资源的损害范围和赔偿标准,以便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的赔偿机制和程序,确保受损害方能够便捷地提起赔偿请求并得到及时的赔偿。最后,需要加强对环境资源损害行为的监管和惩处,以减少损害的发生。

结论

国有环境资源损害民事赔偿是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手段,行政手段无法提供完整的保护。民事赔偿能够真正保护受损害方的权益,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包括损害范围和赔偿标准的明确、赔偿机制和程序的建立、对损害行为的监管和惩处等。只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保护国有环境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延伸阅读
  1.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
  2.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中的原告身份
  3. 海洋环境污染责任及处罚
  4. 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的不完善及其影响
  5. 环境侵权的时效期问题

环保法热门知识

  1. 燃煤锅炉单位未正常运行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违法排污案件分析
  2. 第四十八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
  3. 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4. 如何确定环境污染罪的性质
  5.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
  6.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国家和地方政府职责
  7. 政府支持垃圾分类的法律措施
环保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