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否承认悬赏广告的合法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应否承认悬赏广告的合法性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5-02-18

 
95328
对于悬赏广告,主要国家的民商事立法均予承认。在我国,《民法通则》虽对悬赏广告未做出规定,但是,《民法通则》和其他民事立法中也没有禁止悬赏广告的规定。在实践中,政府机关也有实施悬赏广告行为的,在打假中,就有“打一奖一”的悬赏广告,应征人打假100万元,就奖励100万元。可见,在我国,悬赏广告确实有它存在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司法实践中对悬赏广告的存在和适用的肯定态度

鲁瑞庚诉东港市公安局悬赏广告纠纷案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第1期(总第81期)刊登了鲁瑞庚诉东港市公安局悬赏广告纠纷案。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东港市公安局在发布的悬赏通告中明确表示,对于提供有关线索和协助破案的人,将给予一定数额的报酬。根据悬赏通告的第二条,鲁瑞庚所提供的线索符合条件,因此应按照悬赏通告的规定获得报酬。

遗失物的拾得人的义务和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

在遗失物的拾得人有义务将其归还给失主的情况下,存在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当失主在遗失财产时发布给予拾得人报酬的悬赏广告时,广告人应受其约束。这种约束与《民法通则》的规定并不矛盾。拾得人有义务将遗失物归还给失主,同时享有获得悬赏广告所示报酬的权利。广告人则享有获得遗失物的权利,同时有义务支付其所承诺的报酬。在这种权利义务关系中,不能只强调法律规定而否认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

二、《民法通则》在规定拾得遗失物和漂流物的民事责任时存在不完善和不合理之处。在我国古代和国外的民事立法中,对于拾得遗失物等财产的责任,通常规定给予奖赏,即在归还原物给失主时,失主应给予拾得人适当的奖金或报酬。如果没有失主认领,遗失物的一半将作为公款,一半作为奖赏。这种做法鼓励拾得人不占为己有,具有进步的社会意义。我国《民法通则》目前的规定表面上提倡拾金不昧的公共道德,但实际上的社会效果并不如预期,反而引导拾得人占有拾得物的消极意义,即归还遗失物给失主的拾得人得不到任何利益,不如占为己有。

维护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和正常交易秩序

在“假一罚十”承诺案件中,应维护商家承诺的严肃性和正常的交易秩序,不得随意否定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法院轻易否认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具有消极的社会意义,因为这是否定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和民事交易的正常秩序。相反,承认悬赏广告的合法性,积极鼓励拾金不昧的行为,有利于鼓励公民和法人遵守社会主义公共道德,遵守诚实守信的民法原则,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具有积极的意义。

延伸阅读
  1. 土地承包合同签订要求
  2. 可以撤诉又同一天再次起诉吗
  3.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法律问题解析
  4. 单方能否变更夫妻共同遗嘱
  5. 合同总则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未成年人节目插播广告应遵循规定
  2. 成都市规范房地产广告,强调价格描述一致性
  3. 有投资回报预期商品的广告不能含有哪些内容
  4. 保健食品广告禁止内容
  5. 商品房销售广告的法律性质及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承担
  6. 如何投诉电台虚假广告
  7. 公司广告管理制度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