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破产债权及其分类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0-30
现在的经济时代,企业破产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了。可是关于破产债权这些概念您清楚吗?什么是破产债权,破产债权有什么分类?接下来就让手心律师网网小编一起好好看到最后了。
破产债权的定义和分类
1. 破产债权的定义
破产债权是指在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债权,只有通过破产程序,债权人才能从破产财产中获得公平受偿的权利。为了恰当公平地满足债权人的债权要求,需要在时间上确定一个基准点,作为确定债权存在与否的临界线,并统计破产债权的数目。同时,清算组在破产程序终结前还会代表企业进行必要的民事流转活动,这些活动的效果直接归于破产企业。如果不在时间上给予限定,破产债权会不断出现和堆积,从而导致破产程序难以终结。破产债权应该在破产宣告前成立,这是一项一般性原则,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法律也明确规定了某些在破产宣告后发生的债权也属于破产财产。
2. 破产债权的分类
2.1 无财产担保的债权和放弃优先受偿权的债权:这些债权是在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没有财产担保或者债权人放弃了优先受偿权利。2.2 未到期的债权: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程序中被视为已到期的债权,但应当减去未到期的利息。2.3 连带债权:当连带债务人破产时,债权人享有的债权。2.4 保证人债权:当保证人破产时,债权人享有的债权。2.5 清算组解除合同导致损害的债权:如果清算组解除合同导致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害,债权人有权获得损害赔偿。2.6 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如果有财产担保的债权超过担保物的价款,未得到清偿的部分将作为破产债权。
3. 破产债权的特点
破产债权具有以下特点:3.1 不享有优先受偿权:拥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具有排他性的强制实现效力,应当先于无担保的债权获得清偿。但是,债权人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情况除外。3.2 可以强制执行:并非所有的债权都可以通过强制程序获得清偿。一些涉及人身性质的债权通常无法强制执行。此外,不合法的债权和已届诉讼时效的债权也属于不可强制执行的债权。这些债权已经失去了受国家强制保护的可能性,因此无法通过破产程序获得清偿。3.3 非依破产程序不得行使:一旦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债权人只能通过破产程序提出财产请求权,而不能对债务人提起有关债务的民事诉讼,也不能要求法院个别强制执行债务人的财产。即使部分债权人依法院生效判决申请法院开始执行,一旦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原先的执行程序也必须立即停止,债权人的债权只能作为破产债权参与破产程序。3.4 只能通过破产程序获得清偿:在破产宣告后,破产债权只能通过破产程序获得公平清偿,按照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和债权额的比例获得清偿,不允许债权人单独行使其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