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05
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税收债权被列为第二顺位的清偿顺序。然而,该法并未明确规定税收债权是否需要申报。
在实际操作中,关于税收债权是否需要申报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破产法》并未明确规定税收债权不需要申报,而对于作为第一清偿顺序的劳动债权却明确规定了不需要申报。因此,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需要申报的情况下,税收债权应该和其他债权一样需要进行申报,并适用《企业破产法》中有关债权申报的规定。另一种观点认为,税收债权具有特殊性,依法纳税是企业对国家的强制性义务,该债权具有公共性和强制性,企业应按时缴纳,不得拖欠,只有在法定理由下才能减免或缓缴。因此,税收债权不应适用有关债权申报的规定,作为管理人,应主动对税收债权进行调查和审查。
针对上述两种观点,对于税收债权是否需要申报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首先,当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并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后,管理人应将该申报债权的期限告知税务机关,并通知债权人在申报期限内将税收债权通知管理人。考虑到税收债权的特殊性以及税收债权债权人的相对确定性,管理人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将要求申报债权的通知告知税收债权债权人的可能性。
其次,对于在申报期限内申报税收债权的债权人,管理人应在结合债务人财务资料或审计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审查。对于未在申报期限内申报的债权人,管理人可初步确认没有税收债权。对于在申报期限外申报税收债权的债权人,管理人可按照《企业破产法》中有关补充申报的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