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03
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支票必须包含以下绝对必要记载事项:
如果支票上没有记载上述任何一项,该支票将被视为无效。支票的金额可以在出票时确定并记载,也可以在出票后确定并补记。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出票人可以授权他人补记支票上的金额,但在补记之前,支票不能使用。
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包括支票的付款地和出票地。支票的付款地是指支票上付款人履行债务的地点,而出票地是指支票上付款人以外的人履行债务的地点。实际上,支票上的出票地可以不是实际的出票地,而是由出票人决定适用的法律。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如果支票上没有记载付款地,付款人的营业场所将被视为付款地;如果支票上没有记载出票地,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经常居住地将被视为出票地。因此,如果出票人没有记载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支票并不会因此而无效,法律将根据规定进行推定。
我国《票据法》只对支票的收款人事项进行了直接规定,即如果支票上没有记载收款人名称,出票人可以授权他人补记。除此之外,对于支票上的其他有益记载事项并没有直接规定。根据票据法的立法精神和票据记载的适用通则,可以推定支票上的其他有益记载事项。例如,担当付款人事项也属于有益记载事项,在我国票据法中称为“代理付款人”事项;另外,支票出票人可以在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限制支票的流通,也是有益记载事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记载事项都属于绝对有益记载事项,只要记载即产生票据法上的效力。至于支票上的相对有益记载事项,可以参照汇票的相对有益记载规则,也就是说,支票上可以记载法定事项之外的其他出票事项,但该记载事项不具备支票上的效力。
我国《票据法》规定了支票的相对无益记载事项,即支票限于见票即付,不得另行记载付款日期。如果支票上另行记载了付款日期,该记载将被视为无效。至于绝对无益记载事项,根据许多国家的票据法规定,如果支票上记载了附条件支付文句、分期付款条款等内容,将导致支票无效。虽然我国《票据法》没有明确规定绝对无益记载事项,但是对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的任何限制都违反了我国票据法严格的记载事项规则和格式规则,也违背了支票的本质,从而导致支票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