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诉讼法对再审工作的影响及建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新民事诉讼法对再审工作的影响及建议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5-21

 
90481
新民事诉讼法将对民事审判各项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就新民事诉讼法对再审制度带来的影响进行探析。

申请再审案件的管辖问题

一、再审申请的适用范围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此外,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二、再审申请的影响

随着新民事诉讼法的实施,申请再审案件的数量大幅上升,这给上级法院特别是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对于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来说,也需要进行人员充实和调整,以适应申请再审案件的审查工作。

三、司法解释的补充

对于“当事人人数众多”和“当事人双方均为公民”的案件范围把握尚缺乏司法实践经验积累,具体应如何把握其范围,亦需要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此外,司法解释还需要尽快明确四级法院受理申请再审案件的职责分工,避免上下级法院互相推诿,给当事人造成诉累。

申请再审的判决裁定范围问题

一、再审申请的适用范围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二、再审申请的限制

并非所有生效判决、裁定均可以申请再审。根据新修改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三人撤销之诉、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等案件不得申请再审。此外,根据最高法院的意见,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也不得申请再审。

“五费一金”再审不中止执行问题

一、再审案件的执行中止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然而,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二、再审案件执行的意义

对于影响当事人生计、涉及生命健康的案件,不中止执行有利于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基本权益,同时也有利于财产查封措施的连续性。然而,法官在决定是否中止执行时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同时需要注重对案件整体把握,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举证时限制度对民事再审程序的影响问题

一、举证时限的限制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再审申请时限内已失去举证权的证据,在再审审查时仍然失去举证效果,作为对当事人不遵守法定期限的处罚,也是对诉讼效率和时间经济性的保障。在再审审查阶段,人民法院应正确处理新证据的出现,并严格遵守新证据的标准。

二、举证时限对当事人的影响

举证时限的限制不仅导致证据失权,还会影响当事人的诉讼费用支出。虽然新修改民事诉讼法规定败诉一方当事人需承担证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但在再审中,如果一方当事人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方当事人可要求其支付由此产生的差旅费、误工费等必要费用和直接损失。这是因为提供新证据会动摇原生效裁判的法律效力,与最后再审裁判结果并没有必然联系。

申请再审与检察监督的协调问题

一、再审申请的适用情形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的情形包括: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再审判决、裁定存在明显错误。人民检察院应在三个月内审查当事人的申请,并作出提出或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

二、再审申请与检察监督的关系

新民事诉讼法采取了法院纠错在先、检察抗诉在后的模式,有效改变了启动再审渠道欠规范、导致多头申请再审、多头处理的问题。在实践中,应严格执行该规定,当事人未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人民法院尚未审查完毕的案件不符合申请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的条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此类检察建议和抗诉案件。然而,新修改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抗诉的期限和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程序未作规定,对于检察院如何行使检察建议权和抗诉权也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需要尽快沟通协调,出台实施意见,以解决上述问题。
延伸阅读
  1.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2.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
  3. 审理附带民事上诉案件的法律程序
  4. 二审中的补充证据
  5.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合议庭宣判的时间
  2.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3. 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
  4. 民事诉讼一审程序
  5. 犯罪后车辆返还的法律问题
  6. 商鞅的法律改革与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7.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