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7-16
商事仲裁机构在我国的实践中存在着与其性质扭曲和疏离的情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许多商事仲裁机构以“中国特色”为借口,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和行政干预现象。这些机构大多数仍然由政府主导或者处于半官方状态。这种行政化倾向和行政干预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商事仲裁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法院对仲裁协议、仲裁程序和仲裁裁决的监督采取着比较苛刻的标准和怀疑的态度。这种态度导致商事仲裁的民间性和灵活性受到了损害。法院应该更加信任和尊重仲裁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以促进商事仲裁的发展。
法院对国内裁决、涉外裁决和外国裁决采取不同的标准和尺度。这种不一致性给商事仲裁带来了不确定性和困扰。为了保证商事仲裁的公正性和一致性,法院应该采用统一的标准和尺度来对待各种类型的仲裁裁决。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完善。然而,这需要以现代仲裁理念的生根发芽、深入人心为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推动商事仲裁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减少行政化倾向和行政干预的现象。同时,法院应该更加信任和尊重仲裁机构的决策,以促进商事仲裁的发展和提高其效率。此外,法院应该采用统一的标准和尺度来对待各种类型的仲裁裁决,确保商事仲裁的公正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