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仲裁裁决情况有哪些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07
仲裁中的有效裁决与保障利益
仲裁是一种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而有效的仲裁裁决是保证仲裁顺利进行的关键。如果仲裁裁决无效退回,那么仲裁将无法成立,从而导致当事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仲裁裁决无效呢?下面将为您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以解决您的困惑。
一、无效仲裁裁决的情况
在仲裁中,有以下情况会导致仲裁裁决无效:
- 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
-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
-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
- 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 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
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
当事人可以根据以下情形之一,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 没有仲裁协议。
-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
-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
- 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
如果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人民法院认定裁决存在上述情形之一,应当裁定撤销。同时,如果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也应当裁定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