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开庭答辩技巧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基本制度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开庭答辩技巧有哪些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07

 
89773
劳动仲裁申请通过之后,法院就有可能会对仲裁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双方都需要进行答辩,答辩的时候劳动者要能掌握技巧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劳动仲裁答辩技巧

录音作为证据的合法性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录音是视听资料,经过核实后,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因此,单位领导在未涉及保密事件的情况下所说的内容,录音并没有违法行为,因此录音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私下传播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问题在于对于“私下传播,造成严重的、恶劣的影响”这一指控,你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进行这些行为,并且需要明确这些行为达到了何种程度的严重性。单位应当提供证据来证明“你私下传播,造成严重的、恶劣的影响”这一指控的真实性。

其他问题的解决

除了上述问题外,其他问题都可以较为容易地解决。需要注意的是,你是申请人而不是被申请人,因此不能使用“答辩”一词。

劳动仲裁庭审程序

身份核对与旁听人员登记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实行仲裁员和仲裁庭制度。仲裁庭审的主要程序如下:1.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授权委托书原件等资料按照开庭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仲裁庭的书记员将在候审场所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代理权限等事项进行核对,复印身份证件,并要求签到。2. 根据劳动仲裁公开审理案件办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一律公开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除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3. 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旁听,申请旁听需要提交有效身份证件。但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批准的人不得参加旁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的,须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批准,参照中国公民旁听的规定办理。外国和境外记者的旁听按照我国有关外事管理的规定办理。

宣读仲裁庭纪律

1. 仲裁庭开庭期间,所有人员必须服从仲裁员的指挥。2. 仲裁庭内要着装整洁,不得随意走动。3. 仲裁庭内要保持肃静。开庭时不得鼓掌、喧哗和吵闹;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不得进行其他妨碍仲裁的活动。4. 未经仲裁庭许可,仲裁参加人不得发言和提问。5. 旁听人员不得发言和提问。6. 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得录音、录像或摄影。7. 对违反仲裁庭纪律和干扰仲裁活动的人员,仲裁员有权劝告和制止;不听劝告的,仲裁员有权警告、训诫或责令其退出仲裁庭;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宣布开庭

仲裁庭纪律宣读完毕,仲裁庭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包括审理的案件案由、仲裁庭成员姓名、书记员姓名。

当事人身份核对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陈述个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时间、原籍、现住址、现任职务、代理人与当事人的关系。仲裁庭询问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身份有无异议。

权利义务告知和回避申请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享有如下权利:有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的权利,有申诉、申辩、质询、质证的权利,有请求调解、自行和解、要求裁决的权利,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申请人有放弃、变更、撤回仲裁请求的权利;被申请人有承认、反驳申请人仲裁请求、提起反诉的权利。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承担如下义务:有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庭纪律的义务,有如实陈述案情、回答仲裁员提问的义务,有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证的义务,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加人的义务,有自觉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裁决文书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5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庭组成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仲裁庭组成人员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其回避理由是否成立。

申诉与答辩

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仲裁请求进行答辩。如果申请人当庭变更、追加、撤回仲裁请求,而被申请人表示当庭答辩有困难,仲裁庭可以安排适当的答辩时限。

调查与质证

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对案件争议的事实进行调查。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紧跟仲裁庭的调查进程,陈述事实。经仲裁庭允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才可就仲裁庭未主动调查的其他事实作补充陈述。经仲裁庭询问,当事人明确表示对案件事实没有其他补充后,仲裁庭对案件事实部分的调查告一段落,转入证据质证程序。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前准备好全部证据的复印件,并按顺序理清相应原件。质证前,仲裁庭将询问当事人是否有其他证据需要当庭提交或有证据线索需要一定期限内补充提交,当事人应当将已准备好的证据一次性提交仲裁庭,或者提出延期提交证据的申请,但是否准许需经仲裁庭许可。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质证按照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然后申请人对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开庭费用问题
  2. 仲裁开庭结束还能提出质疑吗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
  4. 劳动仲裁开庭流程
  5. 劳动仲裁的申请条件是什么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是谁
  2. 回避申请的提出及处理
  3. 养一只辐射陆龟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行为
  4. 先予执行的操作流程
  5. 车祸伤者的赔偿起诉期限
  6. 财产保全提交资料得多久下来
  7. 离婚做财产保全,可以保多久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