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仲裁程序有哪些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0-27
仲裁程序的详细步骤
仲裁程序的详细步骤
一、提出仲裁申请
仲裁程序的第一步是提出仲裁申请。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申请书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中国,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定》,申请人应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一份包含以下内容的签名申请书:a、申诉人和被诉人的名称和地址。b、申诉人所依据的仲裁协议。c、申诉人的要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证据。申诉人在提交仲裁申请书时,还应附上证明其所依据的事实的文件,并指定一名仲裁员,并预缴一定数额的仲裁费用。如果申诉人委托代理人办理仲裁事项或参与仲裁,还应提交书面委托书。
二、组织仲裁庭
根据中国的仲裁规则,申诉人和被申诉人各自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名册中指定一名仲裁员,并由仲裁委员会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共同组成仲裁庭来审理案件。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名册中共同指定一名仲裁员,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员担任独任仲裁员,来单独审理案件。
三、审理案件
仲裁庭审理案件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开庭审理,这种审理方式一般是在当事人申请或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仅依据书面文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另一种是开庭审理,根据仲裁规则的规定,采取不公开审理的方式进行。如果双方当事人要求公开审理,仲裁庭会做出决定。
四、作出裁决
裁决是仲裁程序的最后一步。一旦裁决作出,案件的审理程序就结束了,因此这种裁决被称为最终裁决。根据中国的仲裁规则,除了最终裁决外,仲裁庭还可以根据必要性或当事人的提议,在仲裁过程中作出中间裁决或部分裁决。中间裁决是指对于已经审理清楚的争议作出的暂时性裁决,以便进一步审理案件;部分裁决是指仲裁庭在整个争议中对某些问题已经审理清楚,并先行作出的终局性裁决。这种裁决是最终裁决的一部分。仲裁裁决必须在案件审理结束后的45天内以书面形式作出。除非是基于调解达成和解而作出的裁决书,裁决书应说明裁决的理由,并写明裁决是终局性的,以及裁决书的日期、地点和仲裁员的署名等。当事人应根据仲裁裁决书中规定的时间自动履行,如果裁决书没有规定期限,则应立即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向中国法院申请执行,或根据相关国际公约或中国参与的其他国际条约的规定进行处理。
无效仲裁裁决的情况
根据国际仲裁规则的一般规定,如果仲裁裁决符合以下情况,当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仲裁地的法院撤销仲裁裁决,并宣布其为无效。一、在没有仲裁协议的情况下作出的裁决,或者基于无效(过期)的仲裁协议作出的裁决;二、仲裁员的行为不当或超越权限所作出的裁决;三、基于伪造证据作出的裁决;四、裁决的事项属于仲裁地法律规定不得提交仲裁处理的裁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