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6 更新时间:2023-12-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起诉时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起诉状应当明确记明以下事项: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如果原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还需提供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包括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如果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还需提供名称、住所等信息。
起诉状应当明确说明诉讼请求以及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起诉状应当明确列举所提供的证据及其来源,包括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民事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也就是说,作为证据的事实不受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影响,它以真实、客观的形式存在于客观世界,并能够为人所认识和理解。
因此,当事人在举证时必须提供真实的证据,不得伪造或篡改证据;证人必须如实作证,不得作伪证;鉴定人必须提供科学、客观的鉴定结论。同时,人民法院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客观全面,不得先入为主;在审查核实证据时必须持客观立场。
民事证据必须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只有对于认定要件事实有帮助的事实材料才具有法律意义。
作为民事案件定案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符合法定的存在形式,并且其获得、提供、审查、保全、认证、质证等证据过程和程序必须合乎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