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委托执行制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法律知识

如何完善委托执行制度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0-05-25

 
85338

1、完善现有的委托执行监督管理机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受托法院的执行工作受申请人、委托法院和上级法院三个方面的监督。案件委托执行后,申请人可以直接向受托法院催促执行,也可以向受托法院的上级法院请求督促执行;受托法院自收到委托执行函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时,委托法院可以请求受托法院的上级法院指令受托法院执行,委托法院也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向受托法院催促执行,委托法院还对受托法院认为需要作出执行中止或执行终结的情形进行制约,只有委托法院才能依法作出执行中止或执行终结的裁定;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对所属下级人民法院办理的受托执行案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执行,必要时可以采取指定执行、共同执行和提级执行以及统一集中清理的办法执行。

然而,在执行工作实践中,上级法院很少启动对下级法院委托执行案件的监督管理程序;受托法院认为需要作出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裁定的,依法只要函告委托执行法院,不需要附送任何证明材料,委托法院根本无法进行制约,委托法院对于委托案件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裁定监督实际上流于形式;而委托法院或申请人的催促执行对于受托法院均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委托执行制度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委托执行工作的开展。

完善现有的委托执行监督机制要有针对性,需要由有权机关作出规定,关键要抓住两点:一是完善对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裁定的监督。受托法院认为需要作出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裁定的,应当及时函告委托法院,并附送相应的证据材料,由委托法院作出裁定。委托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应列出补充调查清单要求受托法院进行补充查证,受托法院不能提供足够证据的应当继续执行;二是要充分发挥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办理委托执行案件的监督和管理职能。执行案件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内办结,对于在法定期限内不能结案的委托执行案件,受托法院应当主动向上级法院报告,由上级法院视情况采取监督执行、指定执行、共同执行和提级执行以及统一集中清理的办法执行。委托执行案件超过六个月未结案,申请人可以请求受托法院的上级法院进行监督处理。

2、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加大对违法违纪办案行为的查处力度

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在委托执行工作中表现为故意拖延执行、不执行、强迫申请人调解、违法裁定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等违法违纪办案的行为,受托法院的上级法院对委托执行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受托法院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有关纪检监察部门通报进行查处,受托法院的纪检监察部门发现本院执行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也应当主动立案查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律处分办法(试行)》规定,对外地人民法院委托执行的具备执行条件的案件,无正当理由故意拖延执行或者不执行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为谋私利或者主观上偏袒一方当事人,故意违反法律规定,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损害其利益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故意违反法律规定,暂缓执行、中止执行、终结执行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应当说,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委托执行案件设置了比较完善的纪检监督办法,为各级法院处分违法违纪办案行为做到了有纪可依,各级法院就应当做到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纪检监督是委托执行工作监督的重要保证,只有切实开展对委托执行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工作,委托执行工作监督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起到促进委托执行工作的效果。

3、发挥人民检察院对委托执行工作的法律监督作用

我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依法办事进行监督,保证法律在全国得到统一实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批复精神,检察机关对于人民法院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提出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以没有法律依据予以驳回。也就是说,人民检察院无权对人民法院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进行法律监督。然而,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执行机构的执行人员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检察院可以对执行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否依法办事进行法律监督。对于执行人员在办理委托执行案件时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违法办案触犯刑法的,检察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指使办案人员违法办案的也应当以共犯一并追究。

委托执行案件关系到地方经济利益,人民检察院在进行法律监督过程中也可能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人民检察院对于受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严重的案件可以用提一级管辖等办法加以解决。

执行难,委托执行更难。在解决委托执行难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强化委托执行工作中的监督机制,完善委托执行制度,解决严格依法执行问题。健全委托执行工作监督机制,并严格进行与委托执行监督机制相配套的纪检监督和法律监督工作,形成较为完整的委托执行工作监督体系,切实让委托执行工作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总之,要建立完善的委托执行制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执法人员不断提高认识,真正树立起全局观念,以创新的理论进行创新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发展委托执行工作。

延伸阅读
  1. 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报告义务履行方式
  2. 债权人委员会行使职权的条件
  3. 选定普通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人后的效力是什么
  4. 不服死刑裁判的申诉由什么部门处理
  5. 普通合伙企业可以对事务执行人所做的限制是什么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2. 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
  3. 一、异议审查程序
  4. 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
  5. 非法处置财产的财产量刑标准是什么
  6. 民事案件委托权限
  7. 离婚赔偿款拒绝支付的法律解决途径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