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促程序的特点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2-07
督促程序的别称是什么呢,督促程序的法律概念是怎么样的,督促程序与民事诉讼法中的其他程序相比较,主要有哪些特点呢,督促程序在什么时候才正式有了这一程序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督促程序的特点”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督促程序的特点
1. 适用范围有限
督促程序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即债务人给付标的限于金钱和有价证券,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没有其他债权债务纠纷。
2. 非讼程序
督促程序是一种非讼程序,它不解决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争议。该程序是依债权人申请而开始,请求人民法院直接发出支付命令,不需经过法庭审理,而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在整个程序过程中,没有双方当事人对质,不存在对债权债务关系本身争议。因此,它与一般的审判程序有所不同。债务人若对债务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则不再适用督促程序,债权人应另行起诉,适用审判程序处理。
3. 简便快捷
督促程序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处理案件的程序。人民法院在适用督促程序时,无须开庭审理,只需审查债权人请求的内容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是否符合法定申请条件,即可决定是否签发支付令。督促程序审理的案件只由一名审判员审理,并实行一审终审制。这既减轻了人民法院的工作负担,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督促程序
督促程序是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新增加的一种审判程序。它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提出的要求债务人给付一定的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附条件的支付令,以催促债务人限期履行义务。如果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不提出异议,该支付令即具有执行力。通过督促程序,债权人可以更快地追回债务,实现债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