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1-26
再审请求事项的撰写需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自然人,应当详细列明其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所及有效联系电话(包括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号码)、邮寄地址;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详细列明其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有效联系电话(包括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号码)、邮寄地址。
需要明确列出作出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名称,以及相应的判决、裁定、调解文书案号。
再审请求事项应当简明扼要地表达,言简意赅。
需要列明再审申请所依据的民事诉讼法的具体条款、款项,并陈述具体事实和理由。
需要明确表达再审申请是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
再审申请人需要在申请书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提交法院的日期。
对于自然人,需要提交身份证明的复印件;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提交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复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书。如果是委托他人代为申请,还需要提交有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如果委托代理人是律师,还需要同时提交律师事务所函和律师执业证的复印件;如果委托代理人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需要提交法律服务所函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的复印件;如果委托代理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需要同时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的复印件;如果委托代理人是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需要提交相关部门的证明函件及代理人身份证明的复印件。以上人员的联系信息也需要明确写明。
需要提交再审申请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原件,或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如果判决、裁定、调解书是二审裁判的,还需要同时提交一审裁判文书原件,或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
需要提交主要证据的复印件,这些证据是在原审诉讼过程中提交的。
需要提交支持再审所依据的法定情形和再审请求的证据材料。
如果再审申请人要求对生效已超过六个月的裁判进行再审,还需要提供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新证据,或证明认定事实主要证据是伪造的证据,或证明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的证据,或证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证据等。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两年内提出。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调解书,如果提供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可以在两年内申请再审。
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审理行政上诉案件的期限为两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二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
第一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书(状)或者执行申请书后,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收到自诉人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的,经审查认为符合自诉案件受理条件的应当在十五日内立案。改变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在收到案卷材料后的三日内立案。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抗)诉材料及案卷材料后的五日内立案。发回重审或指令再审的案件,应当在收到发回重审或指令再审裁定及案卷材料后的次日内立案。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裁定(决定)的次日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