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5-25
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理阶段,原告是否可以撤诉呢?答案是肯定的。一旦原告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选择撤诉,该案件将宣告终结,不再进行审理。
所谓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但在宣判之前,原告主动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第一百四十三条,如果原告在经过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法院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撤诉处理。同时,如果被告提起反诉,法院也可以在原告缺席的情况下进行判决。
根据第一百四十四条,如果被告在经过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法院可以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进行判决。
根据第一百四十五条,在宣判前,如果原告申请撤诉,是否准许将由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原告在经过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可以在缺席的情况下进行判决。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案件进入审理阶段时,原告是可以撤诉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原告在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情况下,法院仍然可以在原告缺席的情况下进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