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24
根据相关法规,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如果涉及到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的情形,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一旦收到再审申请书,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三个月内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本法规定,法院将裁定再审;如果不符合本法规定,法院将裁定驳回申请。在特殊情况下,如果需要延长审查期限,需要由本院院长批准。
再审是指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进行重新审理的一项程序。其目的是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属错误的判决或裁定。
再审的主体必须是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或者本院院长。
再审的客体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或第二审案件的判决或裁定。
再审的时间是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没有截止时间限制。
再审是一项重要的诉讼程序制度,也是各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对再审制度的规定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规定审判监督程序,即法定的机关和公职人员,基于法律赋予的审判监督权,对有错误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提起再行审理。这类制度一般对提起再审的期限不作强制性规定,对提起再审的条件和理由等也只作原则性规定。
另一类是基于当事人诉权的再审,即当事人不服已经生效的裁判,向再审法院提起再审之诉,再审法院对案件再行审理。各国一般对再审的条件和理由、再审的范围以及提起再审的期限都作了具体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