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1-26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5条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的6个月内审结。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以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6个月,再需延长的则需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然而,根据2000年9月起施行的最高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期限为6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应在审理期限届满10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应在审理期限届满10日前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开始计算。但以下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人民法院判决书宣判、裁定书宣告或者调解书送达最后一名当事人的日期被视为结案时间。如果是留置送达,则以裁判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日为结案时间;如果是公告送达,则以公告刊登之日为结案时间;如果是邮寄送达,则以交邮日期为结案时间;如果是通过有关单位转交送达,则以送达回证上当事人签收的日期为结案时间。如果需要委托宣判、送达,委托宣判、送达的人民法院应在审限届满前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送达受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应在收到委托书后7日内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