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裁法庭审理案件的流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速裁法庭审理案件的流程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0-11

 
83627
在司法实践中为了提高法院办案的效率和节约诉讼资源,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案件,法院一般会采用快速裁定的审理程序,由速裁庭进行审理,然后出具裁定的结果,那么速裁法庭审理案件的流程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速裁法庭审理案件的流程

方案一:待分案制度

速裁合议庭采取待分案制度,民商事案件录入系统后暂分至承办法官系统。能够调解的案件,承办法官按照法定程序结案。

方案二:登记待分案制度

速裁合议庭采取登记待分案制度,民商事案件录入系统后暂分至立案庭庭长系统。承办法官先接受纸质卷宗进行庭前调解和庭前准备。能够调解的案件,由庭长将电子卷宗分至承办法官审判系统按照法定程序案。

方案三:预分案制度

速裁合议庭采取预分案制度,庭长按照专业化和结案快慢将立案窗口缴费后的纸质卷宗暂分由承办法官进行庭前调解和庭前准备工作。对调解成功的案件退回庭长,由庭长将纸质卷宗退回立案窗口挂案号录入系统。录入系统后,立案窗口将纸质卷宗连同电子卷宗分至速裁合议庭承办法官审判系统,承办法官按照法定程序案。

1、办案时间

方案一:最长20日内退回庭长

速裁合议庭承办法官最长20日内将未能调解成功的民商事案件退回庭长进行繁简分流。退回的案件应附有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的回证、确认书和庭前准备阶段的笔录等。

方案二:最长30日内退回庭长

速裁合议庭承办法官最长30日内将未能调解成功的民商事案件退回庭长进行繁简分流。退回的案件应附有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的回证、确认书和庭前准备阶段的笔录等。

方案三:法警送达

对缴费后的民商事案件,由法警送达。送达的法律文书包括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起诉或反诉状副本、答辩状副本、举证通知书、送达地址确认书等。法警一般应在15日内完成送达工作。

2、退案时间

方案一:按法定程序结案

速裁合议庭承办法官对20日内仍未能调解或没有上述法律文书的案件,须按照法定程序结案。

方案二:按法定程序结案

速裁合议庭承办法官对30日内仍未能调解或没有上述法律文书的案件,须按照法定程序结案。

3、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

方案一:直接按法定程序结案

符合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直接录入承办法官系统按照法定程序结案。

方案二:与其他速裁案件相同

符合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与其他速裁案件相同处理。

4、办案法官的职责

办案法官应严格履行文书网上审批手续。庭长在签发纸质文件的同时,办理文书网上审批手续,做到网上审批与纸质文件审批同步进行。承办法官对网上办案工作负责。

5、内勤的记录工作

内勤应做好案件月结记录,详细、准确录入当月已结案件的相关信息,以备制作报表及日后查询之用。

6、裁判文书的发布

对当月生效案件,内勤应在每月25日前填写《裁判文书上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审批表》,并经审批后提交至审管办。

7、上诉案件的处理

对于在上诉期内要求上诉的当事人,应及时向其送达《上诉费用交纳通知》。承办法官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诉讼费收费专用票据及上诉材料后,应在3日内完成上诉材料准备工作,并将案卷材料及扫描件交至本院法警处,做好登记移交工作。

速裁法庭的收案范围

速裁法庭收案范围包括以下类型的案件:

  1. 当事人双方到庭请求即时解决纠纷的案件。
  2. 当事人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无争议的离婚案件。
  3. 当事人争议不大的离婚、赡养、抚养、扶养案件。
  4. 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债务案件。
  5. 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且被告不需公告送达的银行借贷及其他经济合同纠纷案件。
  6. 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房地产案件。
  7. 当事人无争议的其他各类民事、经济诉讼案件。
延伸阅读
  1.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
  2. 刑事辩护的方法是什么
  3.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4. 律师在侵权案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5. 案情回顾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2. 《行政处罚法》对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
  3. 问题的提出
  4. 法院申请支付令:步骤及要求?
  5. 网上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吗
  6. 支付令中的支付类型有哪些
  7. 有民事判决可申请支付令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