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作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对于不服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而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则为最终结论。
另外,根据第28条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如果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了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根据上述规定,王某在2010年5月4日被鉴定为9级伤残,而石膏矿收到该鉴定结论后已经超过了15日,因此不能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虽然不满1年,但也不能进行复查鉴定。
劳动鉴定机构一般采用劳动鉴定委员会的形式,有些中小型企业称为劳动鉴定小组。县以上的劳动鉴定委员会由劳动、卫生、人事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工会的主管领导组成。也有一些地方吸收物价、民政等部门的人员和大医院院长参加。劳动鉴定委员会主任通常由劳动行政部门的主管领导或市、县的政府负责人担任。省、市、县三个层次的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各不相同。
(1) 贯彻落实上级劳动鉴定的政策、法规和规章;(2) 制定本级劳动鉴定的工作制度;(3) 对本县所属单位的劳动鉴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4) 对本县所属单位的职工进行劳动鉴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1) 贯彻执行上级劳动鉴定的政策、法规和规章;(2) 收集、整理、保存职工伤亡事故、职业病的相关资料,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和工伤档案;(3) 准备上报所需材料,做好劳动鉴定案件的上报工作;(4) 协助企业做好伤、病、残职工的管理工作。
(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2) 制定本地区劳动鉴定工作的规章制度;(3) 对全省各级劳动鉴定组织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4) 处理全省各地、市呈报的劳动鉴定的疑难、争议案件。
(1) 贯彻落实上级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2) 制定本级劳动鉴定的工作制度;(3) 对下级劳动鉴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4) 实行地(市)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对因工因病致残退休的职工进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和审批;(5) 处理各县(县级市)或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呈报的劳动鉴定的疑难、争议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