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的死亡赔偿金计算期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事故赔偿法律知识

法律规定的死亡赔偿金计算期限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04

 
80836
死亡赔偿金计算期限:

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的历史连续性和法律规定的一致性

1. 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确定的。赔偿期限为二十年。然而,对于年龄超过六十周岁的受害人,每增加一岁则减少一年;对于年龄超过七十五周岁的受害人,则按五年计算。这一规定既体现了人身损害赔偿计算的历史连续性,也与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相一致。

2. 年龄递减起点的确定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将递减的年龄起点定为六十岁,这主要是基于国家统计局的咨询意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专家介绍,平均寿命在统计学上是一个动态概念而非静态概念。平均寿命70岁是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而50、60岁甚至70岁仍然存活的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并不一定是70岁。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计算,60、70和75岁的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8.36岁、81.39岁和83.69岁。基于这一统计结果,国家统计局的专家建议将赔偿期限递减的起点调整为60岁,并对75周岁以上的人按五年计算,以与统计结果相一致。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采纳了这一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前,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期限,《道路交通处罚处理办法》规定为十年。对于未满十六岁的受害人,每减少一岁则减少一年;对于七十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每增加一岁则减少一年,但最低不少于五年。而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金为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法律规定
  2. 车祸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和相关法律规定
  3.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标准
  4.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5.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赔偿费的计算方式及相关考虑因素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工伤报销范围及程序
  2. 误工费的定义和意义
  3. 深二度烧伤赔偿项目的规定
  4.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项目
  5.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职工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6. 打工不签合同,纠纷时获风险案件简析
  7. 工伤未达到伤残等级的索赔方法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